为深刻领会大工红色基因内涵,深入挖掘、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勇做大工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寒假社会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老校友,探寻大工红色足迹,汲取工作经验,探讨人生感悟。
漆毅学长带领队员参观大连建筑科学院研究设计院
大浪淘沙铸辉煌
高汉民,1978-1981年在工程力学学习,现任大连建筑科学院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副所长。
我们一行人早早地来到了大连建筑科学院设计院,同样是大工校友的漆毅学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参观技术车间。这里有专门测试钢丝强度的平台,也有测试玻璃强度的仪器,其现代化程度让我们叹为观止。参观结束后,我们到三楼会议室与高汉民校友进行座谈交流。
高总带来七七级学生联系册
谈及大工,高总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时大工的老院士——他们都对知识如饥似渴,高总印象最深的是钟万勰院士。当时在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还看着计算机打出的纸带。说到这里,高总叮嘱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课,学术研究要一丝不苟,忌浮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代潮流,这样的趋势下也不乏许多大学生创业,然而成功的却为数不多。我们向高总求教:“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呢?“高总回答:“我认为要注意三点,首先得有自己创造的技术或者产品,再一个要具备可购买性,另一方面要有市场意识,即如何把产品推销出去,实现它的价值。精英是工作中培养的,不是学出来的,要想创业还得具备实践基础;工作经验丰富,才能从中找到规律,小有资本后再进行创业。”。
实践队员和高总交谈
高总为当代大学生送寄语
兴校强国勇担当
荀武举:1997-200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化工)专业学习。学长最开始时是做涂料产品的,这两年做科研和技术咨询比较多。在单位里,大工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踏实,一是在业务方面踏实肯干,能钻进去;另一方面就是开拓创新。
覃宏业:2002-2007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现任职于大连建筑科学院设计研究院。在与学长的经分享和心得交流中,学长主要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大学生要加强的能力和需要提高的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实践队员和高总合影留念
至此,我们已经采访了三位校友,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们一行人受益匪浅。他们传承大工的红色基因,向外界展示了大工人踏实肯干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来源:管理与经济学部“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寒假社会实践团
作者:李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