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七一·共卓越】全国前6!东北首位!以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201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着重强化培育选树和典型打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各类培育创建规格高、分量重、影响力强,是高校党建领域的国家级示范项目。自教育部“双创”“双带”“双百”培育创建实施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构建与“一融双高”相协同的高校党建“双创”“双带”“双百”—“三级培育”体系。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双创”“双带”“双百”培育创建总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东北高校首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专任教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机关教工”党建样板支部全覆盖的生动局面,并以各类培育创建为重点,辐射带动学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全力助推学校事业卓越发展。
2024.06.27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
【央视新闻】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核心进阶课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需求,今年,在多所高校的招生政策中,纷纷启动“智能”培养方案。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核心进阶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习、人机交互、数据科学等,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模型建构和智能+专业能力。原文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16553162036279875601&t=1719269773659&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71e57cdb-4ecd-4dc5-a1a2-7247b3078ca
2024.06.26 来源:央视网 -
【教育部官网】大连理工大学扎实推进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强化榜样引领、厚植师德师风、优化发展环境等系列举措,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大选树力度,强化榜样引领。一是以榜样事迹引领砥砺初心。加大典型榜样选树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书育人楷模、教育世家等推荐遴选,在教师节、教师入职、教师荣退等重要节点开展表彰奖励,打造《师者如光》教师宣传品牌,讲好典型榜样的教书育人故事。《王众托院士鲐背之年,初心不改》《开学第一天,89岁钟万勰院士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等被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二是以育人文化传承提振信心。将艺术展演作为教育家精神的宣传载体,深入挖掘校史中的教师典范,创作大型话剧《屈伯川》《功勋教师郭可讱》、舞台剧《士者豪...
2024.06.26 来源:教育部官网 -
【卓越发展】大工3项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我校3项成果喜获嘉奖。由机械工程学院刘巍教授领衔,张军、任宗金参与完成的项目“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建设工程学院张弛教授领衔,周惠成、李昱参与完成的项目“东北地区跨流域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由化学学院石川、张晓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碳化钼催化剂上水的低温活化和制氢过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介绍如下:由机械工程学院刘巍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在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可测性差、测量精度低的难题,开展了基础原理创新、应用技术攻关与测量系统研发,实现了飞行器研制中气动力、推力等多维动态力的精...
2024.06.24 来源:新华网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教育报·头版】大连理工大学以科技成果转化深度服务东北产业振兴—— 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科技创新教育力量·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一分钟能发生什么?一分钟生产芳烃9.9吨,年产能520万吨,提高国内芳烃总产能的30%;一分钟生产PTA33吨,年产能1700万吨,规模全球最大;一分钟生产乙烯3吨,年产能150万吨,规模全球最大;一分钟生产乙二醇3.5吨,年产能180万吨,降低高端化工原料进口依赖度……在我国最大的民营石化企业恒力集团,随着技术的改进、效能的提升,上述数字仍在变大。近日,在位于辽宁大连长兴岛的恒力产业园,园区化工板块总经理许锦向记者介绍:“这个园区总投资2800亿元,重点建设石化、炼化、化工等项目,现已全部建成投产,新建的新材料项目一期已全面投产。”这么大的园区,却看不到化工企业常见的大型冷却塔。许锦透露,秘密就藏在利用全厂低温废热进行海水淡化之中,这项技术得益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支撑,园区每天可产淡水10万多吨,每吨成本仅1元左右。从园区建设之初的规划设计到海水淡化及高效利用,从减污治理到降解材...
2024.06.2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4毕业季】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载梦启航,奔赴未来。6月18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满载收获与喜悦,6240名本科生、5560名硕士生、947名博士生从大工校园毕业出发,在亲人、师长和好友的祝福与期盼中,踏上人生新征程。校领导项昌乐、贾振元、李成恩、姚山、张言军、罗钟铉、朱方伟、张弛,总会计师冯宝军,党委常委韩轶、王志伟,校长助理陆安慧、占敬敬,以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医学部的负责同志,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出席典礼。典礼由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康旭东主持。校长贾振元院士寄语2024届毕业生,担当使命、筑牢根基、勇立潮头、做新时代卓越大工人:希望学子们担当使命,在新时代展卓越之才。因使命而生、坚守初心、为国担当,始终是大工人奋进求索的精神动力。希望同学们坚定“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将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大格局”同个人兴趣、爱好、生活、职业的“小天地”紧密结合,以更持久的动...
2024.06.19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6月1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会员、新闻媒体,以及各高校、教育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凝聚共识、集聚智慧、交流经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题,共同分析新形势、谋划新作为,探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分会理事长王稼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显通、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蔡继乐、思政司宣教处三级调研员王磊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于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络与宣传部高级业务主管(主持工作)杨宏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蒋朗朗、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现关工委执行主任宁秋娅、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江南大学党委常委...
2024.06.1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樊会涛院士做客“百川讲堂” 初探航空颠覆性技术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空空导弹专家樊会涛做客“百川讲堂”第251期,带来《航空颠覆性技术初探》主题讲座,从世界航空发展史的关键节点出发,展望未来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航空工业科技委第一副主任徐东来,学校党政办公室、校团委、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师代表以及300余名来自各院系的本研团支部青年和百川会员来到现场共同聆听讲座。讲座从颠覆性技术的理解认识、航空史上典型颠覆性技术及其影响、航空科技发展趋势和航空颠覆性技术预判四个部分展开。樊会涛介绍了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即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并结合航空发展史上的五个颠覆性技术的影响,论证了每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突破,都以颠覆性技术出现和成熟为标志这一观点。“高能为‘体’,智能为‘魂’”是樊会涛对于当下航空科技发展态势的把握。高能化的关键在于高“动”能、高“供”能、...
2024.06.14 来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