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发展】大工3项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我校3项成果喜获嘉奖。由机械工程学院刘巍教授领衔,张军、任宗金参与完成的项目“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建设工程学院张弛教授领衔,周惠成、李昱参与完成的项目“东北地区跨流域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由化学学院石川、张晓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碳化钼催化剂上水的低温活化和制氢过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介绍如下:由机械工程学院刘巍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在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可测性差、测量精度低的难题,开展了基础原理创新、应用技术攻关与测量系统研发,实现了飞行器研制中气动力、推力等多维动态力的精...
2024.06.24 来源:新华网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教育报·头版】大连理工大学以科技成果转化深度服务东北产业振兴—— 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科技创新教育力量·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一分钟能发生什么?一分钟生产芳烃9.9吨,年产能520万吨,提高国内芳烃总产能的30%;一分钟生产PTA33吨,年产能1700万吨,规模全球最大;一分钟生产乙烯3吨,年产能150万吨,规模全球最大;一分钟生产乙二醇3.5吨,年产能180万吨,降低高端化工原料进口依赖度……在我国最大的民营石化企业恒力集团,随着技术的改进、效能的提升,上述数字仍在变大。近日,在位于辽宁大连长兴岛的恒力产业园,园区化工板块总经理许锦向记者介绍:“这个园区总投资2800亿元,重点建设石化、炼化、化工等项目,现已全部建成投产,新建的新材料项目一期已全面投产。”这么大的园区,却看不到化工企业常见的大型冷却塔。许锦透露,秘密就藏在利用全厂低温废热进行海水淡化之中,这项技术得益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支撑,园区每天可产淡水10万多吨,每吨成本仅1元左右。从园区建设之初的规划设计到海水淡化及高效利用,从减污治理到降解材...
2024.06.2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4毕业季】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载梦启航,奔赴未来。6月18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满载收获与喜悦,6240名本科生、5560名硕士生、947名博士生从大工校园毕业出发,在亲人、师长和好友的祝福与期盼中,踏上人生新征程。校领导项昌乐、贾振元、李成恩、姚山、张言军、罗钟铉、朱方伟、张弛,总会计师冯宝军,党委常委韩轶、王志伟,校长助理陆安慧、占敬敬,以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医学部的负责同志,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出席典礼。典礼由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康旭东主持。校长贾振元院士寄语2024届毕业生,担当使命、筑牢根基、勇立潮头、做新时代卓越大工人:希望学子们担当使命,在新时代展卓越之才。因使命而生、坚守初心、为国担当,始终是大工人奋进求索的精神动力。希望同学们坚定“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将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大格局”同个人兴趣、爱好、生活、职业的“小天地”紧密结合,以更持久的动...
2024.06.19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6月1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会员、新闻媒体,以及各高校、教育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凝聚共识、集聚智慧、交流经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题,共同分析新形势、谋划新作为,探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分会理事长王稼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显通、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蔡继乐、思政司宣教处三级调研员王磊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于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络与宣传部高级业务主管(主持工作)杨宏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蒋朗朗、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现关工委执行主任宁秋娅、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江南大学党委常委...
2024.06.1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樊会涛院士做客“百川讲堂” 初探航空颠覆性技术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空空导弹专家樊会涛做客“百川讲堂”第251期,带来《航空颠覆性技术初探》主题讲座,从世界航空发展史的关键节点出发,展望未来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航空工业科技委第一副主任徐东来,学校党政办公室、校团委、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师代表以及300余名来自各院系的本研团支部青年和百川会员来到现场共同聆听讲座。讲座从颠覆性技术的理解认识、航空史上典型颠覆性技术及其影响、航空科技发展趋势和航空颠覆性技术预判四个部分展开。樊会涛介绍了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即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并结合航空发展史上的五个颠覆性技术的影响,论证了每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突破,都以颠覆性技术出现和成熟为标志这一观点。“高能为‘体’,智能为‘魂’”是樊会涛对于当下航空科技发展态势的把握。高能化的关键在于高“动”能、高“供”能、...
2024.06.14 来源:校团委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党的二十大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深入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造就大国良师指明了方向。赓续优良办学传统,在立德树人中践行教育家精神。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蕴含着兴教强国、立德树人的深厚情怀和价值追求,是大学和教育者紧紧抓住教育根本问题和办学根本任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以教育家精神汇聚精神动力。作为党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初期,李一氓、段子俊、吕振羽、屈伯川等一批红色教育家,怀揣革命理想和教育情怀,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学校创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育人资源。以立德树人实践弘扬教育...
2024.06.12 来源:人民网 -
【创新在大工】机械工程学院成果被《芯片实验室》选为封面文章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以封面文章刊发了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刘军山研究员团队关于转基因作物鉴定的最新研究成果,标题为“用于转基因作物现场鉴定的即时检测系统“(Apoint-of-caretestingplatformforon-siteidentificationofgeneticallymodifiedcrops)。近年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迅速,但各国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程度仍有很大差异。因此,转基因作物鉴定对于进出口检测、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转基因作物的主要鉴定方法为核酸检测,但现有的核酸检测技术主要依赖于大型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且耗时较长,难以满足海关等场合的现场快速鉴定需求。微流控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化检测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通量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等优点。针对上述需求,刘军山研究员团队与大连民族大学曹际娟教授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转基因作物现场即时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微流控芯片、加...
2024.06.12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
【党纪学习教育】学校召开警示教育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6月5日下午,学校在伯川图书馆报告厅召开警示教育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对照剖析、反躬自省中受到警醒、汲取教训,提高纪法意识,切实履行政治责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东北大学党委原书记孙家学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项昌乐讲授专题党课并主持会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校处级干部参加大会。项昌乐以《严守党的纪律规矩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题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围绕有关内容作专题辅导,结合学校卓越发展年的目标任务对全校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建设进行培训。他强调,要精准把握《条例》的精髓要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
2024.06.0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