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顺利完成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工作
12月21日至22日,学校顺利完成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工作。本年度我校在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共设置考场118个,组织考试426场次,承担了2979名考生的考试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通力合作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对考试各环节进行周密部署。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弛担任主考,多次对主校区考点组织工作进行指导,到各考场、视频监控室等地,详细检查考试组织情况。21日开考当天清晨,张弛来到主校区考点,对入场安检、试卷发放、考场纪律等工作进行巡视监督,强调要做好考试服务工作,确保考试公平、公正、顺利进行。开发区校区考点和盘锦校区考点严格落实学校考点工作要求,对研考期间组织情况、应急处置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各校区负责人也分别深入考场检查。多措并举保障考试公平有序为确保考试公平有序进行,学校提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考前召开考点工作人员培训会,加强考务人员业务培训,规范考场...
2024.12.22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教学运行保障中心 -
【学在大工】奋发向上 勇毅前行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12月12日下午,学校2023-2024学年学生先进集体及优秀个人表彰大会暨“奋斗者的足迹”讲演会在学生文化中心剧场举行。校领导项昌乐、贾振元、宋丹、李成恩、姚山、张言军、罗钟铉,党委常委韩轶、王志伟,校长助理康旭东以及专项奖学金设奖单位领导出席大会并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颁奖。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王一主持。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为2023-2024学年“优秀学生标兵”暨“屈伯川奖学金”获得者颁奖项昌乐代表学校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长期支持学校发展的设奖企业和个人,以及潜心育人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感谢和敬意。他表示,学校将努力为同学们的梦想插上翅膀,为同学们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增值赋能。他寄语新时代大工学子三点希望,一是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树立挺膺之志。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民族复兴共振。二是要以“日月星辰任我攀”的...
2024.12.13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大工科研成果助力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1月30日22时48分,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顺利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告捷。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的两项成果助力发射成功。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性能精密制造团队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课题组创新研发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应用于130吨级泵后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助力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实现首飞。基于郭东明院士提出的高性能制造思想,应用贾振元院士提出的面形再设计制造理论,团队王永青教授、刘海波教授等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攻克了大型复杂薄壁件测量-加工一体化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制出17台套火箭喷管专用加工装备。成果解决了我国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件研制与批产难题,先后应用于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我国...
2024.12.06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机械工程学院 -
【卓越发展】郭旭院士、宋永臣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12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郭旭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数学力学奖),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宋永臣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机械电力技术奖)。郭旭,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专家,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副主席,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旭院士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计算力学、结构优化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他创立了基于显式几何描述的结构拓扑优化新框架,引领了拓扑优化前沿研究;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奇异最优解难题,为拓扑优化的深入发展清除了障碍。领导我国多项重大CAE软件攻关项目,先后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所发展的关键力学技术和软件成功应用于“祝融号”火星车、“天和一号”空间站、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国家重大装...
2024.12.04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11月26日,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主楼一阶举行。校领导、总会计师、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拟聘任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医学部负责人,以及学院学术分委员会秘书等出席大会。会议公布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选举郭东明院士为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彭孝军院士、郭旭院士为副主任委员。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现场为全体委员颁发聘书。副校长王博主持会议。贾振元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对新当选的各位委员表示祝贺,向上一届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为学校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术委员会是校内的最高学术机构,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成立至今为我校形成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的学术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继往开来,在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加速跑”的关键时期发挥更大作...
2024.11.27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2024年度科技名词审定成果、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在我校发布
11月23日至24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科技名词审定成果和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校党委书记、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项昌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与我校主办,学校出版社承办,以“科学权威规范:推动科技名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学会等各领域的140余名名词审定专家和术语学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挑战。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主持会议。项昌乐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规范的科技名词不仅是科学技术沟通的工具,也是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精准表达。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他呼吁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作出贡献。会上,全国科技名词委发...
2024.11.25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校调研
11月17日,在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前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到大连市专题调研教育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教育强省建设,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到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情况。大连理工大学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郝鹏走进学校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情况,与院士专家和科研人员亲切交流。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实验室聚焦精细化工领域科学前沿,推动理工交叉融合发展,多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郝鹏希望实验室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引领我国精细化...
2024.11.18 来源:辽宁日报 -
【卓越发展】我校教授在《自然》上发表基于生物弹性状态恢复的触觉感官替代电子器件研究成果
11月7日,我校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解兆谦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与美国西北大学JohnA.Rogers教授课题组、黄永刚教授课题组及西湖大学姜汉卿教授课题组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基于生物弹性状态恢复的触觉感官替代”(Bioelasticstaterecoveryforhapticsensorysubstitution)的研究论文。这是解兆谦教授继2022年作为主要作者在《科学》(Science)发表“外周神经可逆传导阻滞的柔软且生物可吸收冷却器”(Soft,bioresorbablecoolersforreversibleconductionblockofperipheralnerves)一文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该研究发明了一种基于生物弹性状态恢复的无线、低功耗、多刺激模式触觉皮肤电子器件,通过力-电-磁控制的双稳态及压扭耦合结构力学设计,可实现对皮肤不同深度触觉机械感受器的动态和静态、法向力和剪切力的多模式激励。该可编程多模式触觉激励的皮肤电子器件在视觉、平衡感和触觉感...
2024.11.07 来源: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