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党委书记项昌乐围绕“大思政”格局构建发表署名文章
近日,党委书记项昌乐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期刊上,围绕学校构建“大思政”格局,体系化提升心理健康工作实效,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工作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大连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工作、战略工程,深入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工作特点和规律,坚持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和预防干预心理危机两手抓,通过强化顶层统筹、深化质量建设、构建综合感知、培育积极生态,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效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先导,完善铸魂润心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涵,对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2025.05.15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央视新闻】大型专题片《与国同行-大连理工大学》
2025.05.10 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贾振元: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教育名家笔谈)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部分)作者贾振元肖像画。张武昌绘大连理工大学师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留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战略支撑体现在诸多方面:由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决定,能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发现创造知识的特性所决定,能够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由人才引领驱动所决定,能够汇聚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师资;由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所决定,能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以上支撑,重在统筹处理好几个方面关系,做...
2025.05.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锻造新优势】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揭牌
4月30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揭牌仪式举行。我校校长贾振元、大连市政府副市长李大民,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聚,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副校长康旭东,医学部部长曲鹏、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部长覃开蓉,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院长王大庆、党委书记樊辉出席仪式。仪式由樊辉主持。仪式上,贾振元与李大民为医院揭牌,宋丹与王聚发表讲话,康旭东与王大庆代表双方签约,王大庆代表妇儿集团致辞。宋丹表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正式揭牌,是大连市与大工市校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是学校和妇儿集团面向健康大连建设而作出的战略之举。双方强强联合,将共担使命、深度融合、办出一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支持下,为大连人民健康、为大连市“两先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聚表示,大工与妇儿集团合作,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市校协同、医工融合的务实之举。希望双方以创...
2025.04.3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锻造新优势】学校新增5个本科专业 获批全国首个智能分子工程专业
4月22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布最新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大连理工大学成功获批全国首个智能分子工程专业,以及临床医学、未来机器人、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共五个新专业。智能分子工程专业智能分子工程专业是物质创造领域走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变革性新专业,涉及新材料、精准医疗、能源转型、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专业注重分子结构的创新和智能化设计,实现新物质的功能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从而实现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灵敏检测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创造,推动相关高端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智能分子工程专业设置以合成制造(Make)、精确测量(Measure)、模型计算(Model)为主线的“3M”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分子设计策略以及制造技术、分子开关、分子增感、分子染料、分子催化、分子生色等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兼具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与AI技术的创新人才,服务智能...
2025.04.22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
【建校76周年】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节盛装启幕
4月15日晚,在第76个建校日,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节开幕式在学生文化中心举行。学校领导,机关部处、各学院相关负责人,中央民族歌舞团相关负责人,以及广大师生和校友代表,共同见证学校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节盛装启幕。开幕式邀请中央民族歌舞团带来《中华民族一家亲》专场演出。演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为师生带来我国少数民族经典歌曲、舞蹈、器乐表演,将各民族文化艺术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带领师生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现场特别邀请少数民族预科班全体学生、第55期新疆公共管理培训班全体学员观看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团为师生带来的既是一台美轮美奂的歌舞专场演出,也是一堂生动立体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更是一场各民族团结奔向复兴之路的爱国主义思政教育之旅。”少数民族预科班辅导员阿依妮嘎尔·伊斯拉音表示。预科班2024级藏族同学噶特才让观看演出后说:...
2025.04.1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我校学子刘圣书和搭档谭宁夺得亚锦赛女双冠军
北京时间4月13日,2025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落下帷幕。中国选手、我校体育与健康学院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刘圣书与搭档谭宁以2-0战胜日本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阳,首次加冕亚锦赛女双冠军。在本次亚锦赛上,作为女双头号种子,刘圣书与谭宁配合默契,一路过关斩将,成功闯入决赛。在决赛的激烈比拼中,她们面对实力强劲的日本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阳,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挥和顽强的斗志。首局比赛,刘圣书/谭宁组合凭借精准的落点控制和积极的网前抢攻,以21-15先下一城。第二局,日本组合展开了猛烈的反击,比赛一度陷入胶着状态。然而,刘圣书与谭宁沉着应对,凭借出色的战术执行和关键分的把握能力,最终以21-19锁定胜局,大比分2-0战胜对手,成功登顶。此次夺冠是刘圣书职业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关于主场获得冠军的感受,刘圣书表示:“我们第一次在主场获得洲际冠军,感谢现场粉丝给我们加油助威,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回馈大家。”此前,刘圣书已...
2025.04.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科学》发表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在负载型催化剂研制方面研究成果
4月3日,化工学院刘家旭教授团队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苏际(JiSu)研究员、米克尔·萨尔梅隆(MiquelSalmeron)教授、大卫·普伦德加斯特(DavidPrendergast)教授及华中师范大学郭彦炳教授课题组合作在负载型催化剂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Pt-Ce催化剂中氢化位点的形成驱动高效选择性氧化”(FormationofhydridedPt-Ce-Hsitesinefficient,selectiveoxidationcatalysts)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表明在设计高效负载型催化剂时,需要精确构建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界面结构,并充分利用氢在催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刘家旭教授为通讯作者之一,团队科研助理闫思杨工程师为共同第一作者。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催化剂的应用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新物质、新材料的合成效率,是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化学工业和环境清洁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催化过程的复杂性,催化...
2025.04.07 来源: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