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者如光】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唐大伟教授
“学成报国”“创立学科”“国际领先”“育才全能”这些是同事、学生对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唐大伟教授的赞誉。现任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能源研究院院长的唐大伟,自2016年作为人才引进入职我校以来,在科研、教学、育人等方面踏实求索、勇于创新、成绩卓著,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新征程“加速跑”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立足使命满腔热忱报国志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有异国求学经历的唐大伟深知科技强国的重要性,他以为国争光为目标,以学成报国为己任,于2004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任研究员。唐大伟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和国际研究前沿,开拓性地创立了极端条件热物理及热物性学科方向,从事能量高效传递与调控、能源低碳利用与存储技术研究。立足前沿躬耕深研求突破我国正从能源大国迈向能源强国,唐大伟深感自己的责任。他以此为目标,聚焦我国能源动力装备、新型功能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电子芯片等...
2023.08.15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大工学子蝉联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8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的“东方仿真·欧倍尔”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化工大学落下帷幕,由我校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马佳宁、胡楚君、徐玮骏组成的“三船一帆队”,通过化工原理理论、化工单元仿真操作和化工原理实验三个环节的比拼,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同时,我校因成功承办了东北地区选拔赛而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该项赛事得到了学校教务处和创新创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化工学院的高度重视,积极选拔和组织队员参加省赛、地区赛和全国赛。由肖武、王瑶、潘艳秋、李甜甜、徐威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对参赛队员细心辅导、更新和维护实验装置、保障训练平台。3名参赛队员利用暑假时间,全力以赴进行理论学习、仿真训练和实验操练,通过刻苦练习和总结凝练,不断提高竞赛能力,先后荣获辽宁省、东北地区和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继2019年、2022年后,第3次实现竞赛的特等奖“三级跳”。本次大赛从全国六大赛区(东北...
2023.08.15 来源:化工学院 -
2023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暨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举行
8月10日-1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2023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暨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在金石滩黄金海岸举行。高文、樊邦奎、王沙飞、贾振元、沈向洋、沈学民、朱文武、崔曙光8名两院院士、外籍院士以及百名专家学者出席高峰论坛,共同推动学术思想、创新思维、前沿科技的碰撞与交流。21支水下机器人队伍同海竞技、逐梦海洋,经过激烈角逐,我校OurEDA二队获人机协同抓取组冠军。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大连市副市长李大民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大连市委常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守宇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学校副校长罗钟铉主持。贾振元在致辞中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和信息学科建...
2023.08.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中国专利奖,我校再获佳绩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国知发运字〔2023〕30号),以我校为唯一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常规刀柄的自动换刀超声波电主轴”荣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全国仅60项),以我校为唯一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一种网箱对水流影响的模拟方法”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截止目前,我校已经连续11年获得19项中国专利奖。银奖专利“一种使用常规刀柄的自动换刀超声波电主轴”专利针对传统加工技术和装备存在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等难题,将传统磨削、切削等加工技术和超声波振动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辅助加工技术。突破了高稳定超声刀柄、高效率超声能量非接触传输、智能化谐振频率预测和跟踪、自动换刀超声波电主轴、超声辅助加工专用工具等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化超声辅助加工装备。相关技术成果已在我国航空航天院所和科研生产单位实际应用,用于空间光学系统反射镜、高马赫数飞行器热防...
2023.08.11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 -
【师者如光】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彭伟教授
在实验室里,她是投身于科研的“铁娘子”,攻坚克难光学领域种种难题。在三尺讲台上,她是充满激情的大学教授,传道受业解惑,孕育桃李芬芳。她是彭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光学及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多次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获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深耕厚植,开拓创新光学领域多年来,彭伟一直致力于光纤传感器和微纳光子学的研究。由于对光学领域的热衷与执着,她不断深造、广泛涉猎,以期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里开创自己的知识“蓝海”。她的科研工作不只为光纤传感器技术开拓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实践路径,更在微纳光子学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她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屡获发表,并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誉。彭伟带领她的课题组人员在光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开拓创新。在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物理机制研究方面,他们提出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和类F-P腔的联合共振耦合模型,为微纳孔阵列传感器生化检测灵...
2023.08.11 来源:研究生院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特等奖!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举办。该竞赛紧密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关怀指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已发展成为起点高、覆盖面广且影响力大的全国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本届大赛共吸引到了638所高校,共计五万余人参赛。我校学子斩获特等奖一项(全国共11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现了大工学子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经过决赛的激烈角逐,由能源与动力学院蒋兰兰教授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杜佳浩、张健、杜怡霖三人团队完成的参赛作品——《“双废利用”——粉煤灰矿化封存CO2与再利用一体化技术》荣获特等奖;由能源与动力学院祝捷副教授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杨雯月、殷祺云、冯恩城、马常骁、时骁婧、王昭懿、毛宇凡...
2023.08.09 来源:能源与动力学院 -
大连1号-连理卫星亮相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
8月4日到6日,华为开发者大会(简称HDC)2023在中国松山湖举行。我校作为OpenHarmony生态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参会,大连1号-连理卫星以及基于OpenHarmony的单机在行业创新展区亮相。大连1号-连理卫星是由我校主持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主要开展低成本亚米级高分辨率的海洋、地面观测以及新技术验证。卫星的国产芯片首次运行OpenHarmony操作系统,有效提升了星上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卫星及相关展品吸引了专业观众与普通消费者的关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华为终端云服务首席战略官林振辉等莅临我校展位,并对相关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余承东在大会首日演讲中将大连1号-连理卫星作为行业应用案例进行展示。孙文龙在参观中表示,OpenHarmony搭载大连1号—连理卫星成功发射,丰富了OpenHarmony的使用场景,促进了OpenHarmony社区的繁荣,真正实现了...
2023.08.08 来源: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学在大工】大工学子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
8月4日,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简称科普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圆满落下帷幕,学校团委推荐的创意作品勇夺智慧社区(大学组)一等奖(全国仅四项)。我校获奖作品“锐眼识症——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徐钢老师指导,吴鑫卓、杨姝铃两位本科生完成。项目采用改进的EffientNet与U-Net算法,实现了皮肤癌、肺炎、肠胃息肉与脑肿瘤诊断四大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同时,开发完成了用户友好、操作简明、界面美观的辅助诊断系统,可直接供皮肤癌早期患者自行初步检测,拓展了智能诊断的应用场景,使影像医师的培养驶入了快车道,并降低了相关疾病的漏诊率与误诊率,为社区医院建设、智慧社区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助力!据悉,本届科普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主办,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
2023.08.08 来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