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发展】医学部成立两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1日至12日,正值我校医学部成立两周年之际,由我校协同主办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暨“第22届中国大连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东北“三省一区”医工交叉新医科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大会、“第三届大连理工大学医工交叉论坛”、“2024大连市心血管病年会”等系列学术活动在大连开展。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康复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大民,我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振元,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0所东北“三省一区”医工交叉新医科教育联盟成员高校的领导嘉宾,以及300余名海内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理工科专家同仁、研究生及相关学科人员代表参加活动。李大民代表大连市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大连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期待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以...
2024.10.16 来源:医学部 -
【卓越发展】学校获批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3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名单,我校“环境基础设施数智化协同管理”创新团队位列其中,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上的突破。团队核心成员汇集了宋金波、胡祥培、孙玉涛、朱方伟、鲁渤、崔淼、刘猛、刘艳彪、李钢等多位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依托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创新团队将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主攻环境基础设施协同供给、协同运营与协同治理三个重点方向,研究成果主要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式管理学自主话语体系等。据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教育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工作抓手。创新团队将立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24.10.15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 -
【师者如光】林鸿飞教授团队:“搜”罗万物 “情义”深重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林鸿飞教授团队,一起来看他们的奋斗事迹。2001年,互联网刚刚进入我国不久,以搜...
2024.10.15 来源:研究生院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方紫欣:做顶天立地的土木人
方紫欣生活照2023年10月9日前一晚,正在为标兵答辩做准备的方紫欣想起了三年前为自己写的一封信——那是入学初的她对家乡武汉的想念,和要做一名脚踏实地土木人的决心。彼时的她心中或许只有对大学未知生活的忐忑。而现在,她已经可以给过去的自己一张远远超出预期的答卷。方紫欣写给自己的信“中国基建的强盛给予了我强大的力量。”作为武汉人,方紫欣见证了雷神山和火神山两所医院的建立,也明白这两所医院对于武汉和全国的重要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土木人,在中国基建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便成了她在大学生涯中的唯一愿望。学习专业课程永远是第一步。方紫欣入学时高考分数并不算高,但她始终秉持着“笨鸟先飞”和“勤能补拙”的态度钻研学习,成绩一路攀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门课程,被称为建工三大“硬骨头”,很多学生都在这三门课程上遭遇挫折。方紫欣对这三门学科拥有不同的看法和学习方法:首先是理论力学,它是力学学科的敲门砖,...
2024.10.14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
2024年离退休教职工集体祝寿大会召开
10月11日,重阳节之际,学校在国际会议中心为我校279位逢90、95、100周岁的离休干部和70、80、90周岁的退休教职工举行集体祝寿大会。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副校长姚山出席祝寿大会。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刘宇彤主持会议。项昌乐、贾振元与90岁寿星、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王立鼎,95岁寿星、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离休干部徐彭寿同切祝寿大蛋糕。项昌乐代表学校向老寿星们致以美好祝愿,并向全校3346位离退休老同志致以重阳节的问候。他表示,老同志们参与和见证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壮大,为大工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是大工精神的创造者和承载人,他对老同志们能够老有所为、发光发热,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奉献党的教育事业、服务学校发展建设表示感谢和敬意。项昌乐指出,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开启了“双一流”建设“加速跑”新征程,实现了发展新跨越。当前,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已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2024.10.12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2024年辽宁省iCAN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我校举办
9月28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工承办的“欣旺达—黄海杯”2024年辽宁省iCAN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决赛在我校创新创业学院举办。iCAN大赛全国组委会、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承办单位渤海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及16位来自企业和行业组织的评审专家,参赛师生代表出席了本届大赛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我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新代表学校致辞表示,大工历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将继续依托iCAN大赛等平台,与省内各兄弟高校携手,引导和激励辽宁青年学子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为辽宁经济发展及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iCAN大赛全国组委会主任、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邢建平教授线上致辞表示,iCAN自2007年开赛以来秉承“自信·坚持·梦想”的精神,倡导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引导和...
2024.10.10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
【师者如光】王同敏教授团队:立德树人铸师魂,科教报国谱新篇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们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同敏教授领衔的“金属凝固与电磁调控团队”,一起来看他们的奋斗事迹。笃行致远...
2024.10.10 来源:研究生院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教育报】项昌乐: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加速迈向卓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加速迈向卓越,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
2024.10.08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