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发展】学校两部作品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奖
近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据悉,本次活动共收到1006所高校提交的3134部微电影作品,我校选送的微电影作品《从一颗星开始》《逐火》分别荣获长视频组一等奖和二等奖。此次展示活动,同时获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是我校在该类赛事中的一大历史性突破。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之一,自该计划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上千所高校积极参与,成为全国高校备受瞩目的思政课主题创作活动。本届比赛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协助拍摄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遴选参赛队伍,师生团队凝心聚力,从主题选择、素材收集、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后期剪辑,通力合作,力求打造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作品“从一颗星开始”通过一场...
2025.01.14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卓越发展】大工一流本科建设工作2024年终盘点
2024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为主线,加速攻坚、聚力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贡献了大工力量。一、全面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材各个层级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结合理工科学科专业特色,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维方式的重要论述进课程、进课堂、进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建设,持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用“七大思维”厚铸学生科学思维素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
2025.01.14 来源: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
【卓越发展】学校召开2024年度科技工作总结会暨科技发展研讨会
为总结2024年科技工作,加强2025年科技工作谋划,1月9日,学校召开2024年度科技工作总结会暨科技发展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副校长张弛、王博,校长助理康旭东出席会议。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保密工作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和医学部相关负责同志,机器人研究院、黄海实验室、附属中心医院、附属肿瘤医院有关负责人,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代表,学部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表,科研秘书,科学技术研究院全体人员等参加会议。项昌乐表示,学校实现关键指标三年倍增的目标,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他代表学校向广大师生员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强调,把握国家强国建设和经济转型期重大机遇,推动学校卓越发展保持强劲态势,必须要锻造发展新优势。科技工作要加强系统谋划,以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双轮驱动,科学处理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关系、学术成果与关键指标的关系、硬实力与...
2025.01.14 来源: -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邱大洪教授逝世
讣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邱大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11日10时02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5岁。邱大洪先生祖籍浙江省湖州市,1930年4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51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水利系港工教研室副主任、土木系海动研究室主任、土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邱大洪先生毕生致力于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领域的教育、科研及工程建设工作,主持设计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渔...
2025.01.11 来源: -
【学在大工】我校学子荣获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一等奖
1月7日,为期4天的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落幕。我校学子创作的雪雕作品《逐梦冰雪,燃情未来》斩获一等奖!本届大赛以“同心同梦,共筑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泰国等9个国家的21支国际队伍和43支国内高校队伍参加。参赛队伍在长、宽、高各3米的立方体人造雪块上进行创作。经评委会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21个。我校参赛作品名为《逐梦冰雪,燃情未来》,由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于伟老师指导,建筑与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李正勇、牟一鸣、徐秋涵、鞠雪琪四名学生共同创作。作品寓意着在冰雪世界里,我们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以激情为动力,勇往直前,去追逐美好未来。雪雕造型主体结构巧妙地融合了一位女性滑雪运动员与一只老虎形象,宛如一场灵动与力量的完美交响。人物头顶的亚冬会会徽图案突显了冰雪运...
2025.01.11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
【卓越发展】项昌乐书记调研附属肿瘤医院
1月6日,校党委书记项昌乐率队调研附属肿瘤医院,实地了解医院发展现状,就推动医院快速高质量发展与医院干部职工展开座谈。副校长王博,学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医学部以及附属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项昌乐一行先后到医院生物样本库、门诊诊疗中心、图书馆、中心实验室、历史长廊、附属肿瘤医院沈抚示范区院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项昌乐表示,附属肿瘤医院近几年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沈抚新院区的启用,不仅为附属肿瘤医院进一步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更标志着校院合作迈入了全新且重要的开端。2025年,学校将聚焦锻造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学校和附属肿瘤医院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肿瘤医学研究院建设。聚焦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化与附属肿瘤医院的合作,加快推动取得更大实效。二是要加强肿瘤医学研究院建设,制定好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以...
2025.01.10 来源:医学部 -
【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旭:开拓创新,发展自主可控的CAE软件
1月10日,《科技日报》“院士访谈”专栏刊登我校郭旭院士专访文章《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旭:开拓创新,发展自主可控的CAE软件》。全文如下:郭旭院士田晶娟绘人物档案郭旭,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计算力学、结构优化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牵头我国多项重大CAE软件攻关项目,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祝融号”火星车、“天和一号”空间站等的研制。【院士访谈】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工业软件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工业软件的发展,事关我国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关键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CAE软件)是工业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AE自动化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传统产...
2025.01.10 来源:科技日报 -
【卓越发展】学校召开2024年度科技奖励大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卓越大工”建设,1月9日,学校2024年度科技奖励大会召开。校领导项昌乐、贾振元、宋丹、李成恩、张言军、罗钟铉、张弛、王博,党委常委韩轶、王志伟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个人及集体代表颁奖。大会由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珺主持。本次大会奖励包括科技奖励匹配奖、科研成果奖、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奖、科研基地奖、二级单位发展贡献奖五大类。校长贾振元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他系统总结了2024年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阶段学校科技事业发展提出要求。他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布局“十五五”关键之年,要理清思路、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勇担重任,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瞄准国家“十五五”规划,加强前瞻布局,做好顶层设计;要锻造科研新优势,强化方向引领与基础研究,...
2025.01.1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