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日报】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助企创收数百亿元
本报讯记者孙大卫报道12月20日,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2022年(第二十三届)年会在大连举行。本次年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相关部门的120余位代表参会。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是目前省内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政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成立至今一直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项目合作、人才培养...
2022.12.27 来源:辽宁日报 -
【光明日报】大连理工大学:勤俭节约成校园文明新风尚
“有多少同学会包饺子?”大连理工大学中心食堂二楼经理刘炜作为劳动课的授课教师,向同学们提问。在场的30余名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举起了手。这节劳动课的内容是包饺子。在面点师手把手指导下,同学们从不知所措到逐渐掌握技巧,一个个“姿态万千”的饺子从大学生们的手中“诞生”。“上完劳动课,更体会到一餐一饭来之不易,吃起饭来都觉得特别香!”同学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内心充满了劳动的喜悦。大连理工...
2022.12.21 来源:光明日报 -
【人民日报】相互交融 相互成就
和沙中商务理事会理事纳伊夫·穆卜提约的采访时间一再调整,直到晚上10点半,我们才在一个咖啡厅见面。纳伊夫连连表达歉意:“这些天太忙了。有很多来自中国的贸易代表团要洽谈,刚刚还接受了沙特电视台的采访,谈沙中两国的贸易前景。”纳伊夫一家三代人都和中国结下了独特的缘分。40多年前,纳伊夫的祖父远赴中国参加了广交会。纳伊夫的叔叔也长期在中国从事投资和沙中贸易工作,曾担任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我从小就听家人说...
2022.12.14 来源:人民日报 -
【辽宁日报】走近杰青优青|胡方圆的“能量”
“按照计算数据,我们开发的高性能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比商品化材料容量提升了62%,且使用寿命更长、重量更轻。”胡方圆说,如果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无人机,飞行距离可提升1.5倍;若应用于电动汽车,经过400次充放电,容量仍能保持99%。胡方圆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她所在的蹇锡高院士团队,围绕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及工程化开展研究,曾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她也因电化学领域的突出成绩...
2022.12.12 来源:辽宁日报 -
【光明日报】培育一颗颗团结奋斗的“石榴籽”
“村里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老式房屋也得到了翻新,一座座移动基站拔地而起,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城变成了旅游胜地!”“在冬天,家里原来是煤炉取暖,现在实现了电加热暖气全覆盖,太阳能路灯照亮晚归的路……”在大连理工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上,我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组织“我看家乡变化”社会调研分享,学生们踊跃发言,畅谈“非凡十年”中家乡的变化,振奋于国家的高速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为一名负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思政工作者,我深感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把各民族优秀青年学生紧密团结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大连理工大学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四十余年,1980年教育部决定试办少数民族预科班,大工老校长屈伯川积极争取并创造条件,做出“自己的娃就要自己带”的庄严...
2022.12.06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既是高校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指引。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坐标新方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
2022.12.06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准确把握使命任务 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俯瞰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大连理工大学校门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连理工大学】“要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人生价值!”日前,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担...
2022.12.06 来源:光明日报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郭东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化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合作育人
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承载着为中国以及世界工业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的使命。当前,我国高校应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合作育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给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更为积极的大国影响。一、开启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新愿景正当其时第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整体实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我国92%的本科高校都设有工科专业,全国普通本科工...
2022.12.05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