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体重管理年 大连理工大学开设体重管理选修课
眼下,体重管理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专门开设了体重管理特色课,帮助学生们进行科学减脂。学校推出的体重管理特色课,由科学锻炼、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三个方面的不同课程组成。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魏万鹏:这个运动课程环节我很喜欢,老师带着我们做这种体能训练,还有各类的运动器材和游泳!据了解,这项特色选修课程分为21天的短期班和一个学期的长期班两种形式,学生们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学生们上课前,首先需要完成包括血压、体成分、心肺耐力等项目的普查,教师则根据普查情况制定上课计划。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李芃松:结合学生的身体条件,配合“一秤一尺一日历”的管理,开展陆上训练和水中训练,学生每次课的热量消耗计划是达到600到800千卡。在健康饮食课程中,学校特地设置了健康餐窗口,为学生们提供种类丰富、价格合理、营养均衡的热量管理餐食。大连理工大学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宋飞:同学...
2025.03.31 来源:央视网 -
【光明日报】大连理工大学自研新材料将国产轴承使用寿命提高6倍
本报讯(记者吴琳通讯员王增强)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一支年轻的学生科研团队历经3年攻关,通过自主研发新材料制备国产轴承,将国产轴承使用寿命从不足1000小时提升至6000小时,实现了与国际顶尖技术的全面对标。燃油泵被誉为航空发动机的“心脏”,输油管道就如同“心脏动脉”,高速止推轴承就发挥着血管“支架”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燃油泵高速止推轴承因采用铜合金材料,质量重且不具备自润滑功能,制约着性能提升。科研团队提出以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铜合金的技术路线,依托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提出的扭曲非共平面分子结构设计理论,创造性引入混料实验设计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短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自润滑功能复合材料。经6家国内外机构检测,新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达280℃以上,弯曲强度突破200MPa,摩擦系数低于0.1,耐磨性能较传统材料提升74%。在尝试将新材料制成轴承产品时,团队首创“挤出—模压—机加工”...
2025.03.24 来源:光明日报 -
【科技日报】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活动中,全国教学名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卢玉峰以“萦绕微积分的π与无穷大——数学本质的双重奏”为题作了一场学术报告,这场生动有趣的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1.2万余人观看。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学作为“科学之母”的价值愈发凸显。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建设,进一步建强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巩固基础研究根基。“数学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造思维方式。”卢玉峰告诉记者,在算法替代计算的时代,数学教育对逻辑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此,他独创了“三活教学法”——知识讲活、课堂激活、潜能盘活,即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打破传统,按“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再提问——再学习”模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用梯度式教学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挖掘学生潜能,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借启发性、探索性问题,让课堂教...
2025.04.16 来源:科技日报 -
【辽宁广播电视台】大连理工大学
红色基因,是大工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红色记忆,赋予了大工人不竭的前进动力。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承载历史,激励后人。原文链接:https://bdrm.bdy.lnyun.com.cn/NRpaisss/NRfx_pl.html?id=771653686437877382&divcol=20250
2025.04.29 来源:北斗融媒 -
【辽宁日报】最辽宁-人物推介:夏广庆
他围绕国家在微纳卫星总体设计与应用、空间电推进系统平台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低轨和深空探测卫星的动力系统,研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越的推进技术,为满足微纳卫星动力补偿和长周期姿轨控的任务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夏广庆,1979年生。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4月24日,在2025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之夜·科学家嘉年华”活动中,他获评2025年宇航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该奖项全国仅十位。原文链接:https://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ad/con/202504/28/content_282284.htm
2025.04.28 来源:辽宁日报 -
【香港文汇报】港製「奔月機器人」樣機爭取年中測試
香港文匯報訊在4月24日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香港牽頭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入選。項目負責人、香港科技大學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于宏宇在接受香港中通社獨家專訪時表示,目前團隊正在進行設計,希望2025年中把原理樣機造出來進行測試,預計2027年上半年進入正樣階段,根據初樣得到的數據,把可以上天的機器人造出來。據介紹,嫦娥八號為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項目,計劃於2029年前後發射,是由中國牽頭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先行計劃之一,為未來在月球極區長期維持無人月球站建立基礎。港科大作為是次項目的主導機構,會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南非國家航天局等,攜手實現從概念、研製、生產、測試到系統的前沿航天技術創新。香港特區政府透過In...
2025.04.27 来源:香港文汇报 -
【人民日报】大连理工大学青年老师手写板书课件,学生们赞叹:“赏心悦目”“感受到了数学的浪漫”……
高等代数课堂上,老师板书工整,PPT课件也是手写,学生们看得赏心悦目,听得聚精会神……这是近日发生在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幕。这门《高等代数2》的授课老师是该校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曦。“板书是我跟学生互动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还能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顺序等细节。”陈曦坦言,“PPT是我平时备课的讲义,手写过程中,我可以更好思考如何讲解,而且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方便同学们发现规律、找到重点。”同学们纷纷表达对板书和这门课的喜爱:“如沐春风,非常幸运还能上陈老师的课!一节课下来,黑板常常被工整的笔记占满”“知识讲解思路清晰,板书工整美观,令人赏心悦目,有助于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觉得数学变得更加有趣,也感受到了独属于数学的手写派浪漫”……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说,学校倡导老师们进一步重视教学预先设计,把握好手写板书与电子课件之间的互补与协同,统筹用好各类教学工具与载体,增...
2025.04.2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央视新闻】本科新专业,有哪些新动向?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新开设的智能分子工程专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一个新型药物分子设计筛选所需的时间,从过去的3至5年缩短至20多天。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珍:原先可能你设计的分子纯靠老师们的经验,然后把它设计出来,这些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现在有了AI的这个工具赋能,会非常高效,更加精准。大连理工大学设置的智能分子工程,就将通过引进海外人才,优化师资力量。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珍:目前整个国内在这个领域的人才或者师资相对比较紧缺。除了我们现有的一部分老师,我们的重要精力还可能放在人才的引育上面。主要利用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海外优青项目等等一系列国家计划。把我们海外的一些青年才俊,通过这样一个计划引进来,作为我们的高水平师资。原文链接:https://tv.cctv.com/2025/04/23/VIDE8Tm2yuhJjTBX99oaSA1U250423.shtm
2025.04.25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