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召开2023年度科技奖励大会
1月14日,学校2023年度科技奖励大会在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校领导项昌乐、贾振元、宋丹、李成恩、姚山、罗钟铉、朱方伟、张弛、王博,总会计师冯宝军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会议,大会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珺主持。本次大会奖励包括科技奖励匹配奖、科技成果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奖、科研基地奖、科研创新团队奖、科技成果转化奖、国际合作奖、二级单位发展贡献奖八大类。贾振元校长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他总结回顾了2023年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立足学校跨越发展目标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规划、统筹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为学校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贾振元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树立大格局,瞄准“关键核心”,大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级。要着力牵头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
2024.01.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服务振兴看大工】我校与恒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恒力大工研究院
1月10日下午,我校与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在恒力维多利亚公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成立。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恒力重工董事长安锦香主持仪式和座谈。项昌乐、陈建华为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贾振元、安锦香代表校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副校长王博、恒力石化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治卿、大连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旭签署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瞄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能力,在高端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安全环保、船舶、智能化等领域,建立全链条、全领域的“产业、学术和研究”的合作。仪式前,双方围绕深化友谊、加强校企合作进行座谈交流。项昌乐表示,学校与恒力集团共同肩负着“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的使命任务,本次签约彰显了双方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勇当先锋”的决心,以及“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的信心。...
2024.01.12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回望·蓄力 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实践,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挥“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学科专业优势,有组织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开展全校人才培养大讨论以“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五年一次的第十七次教育教学研讨会,历时37天,全校上下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主培养质量提升与保障等六大专题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校内外专家、全校各单位积极分享人才培养经验举措,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全体校领导参加讨论。研讨形成《大连理工大学新时代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八项计划”,明确了学校未来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
2024.01.10 来源: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年贺词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岁聿云暮,一元复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化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我们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纵深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建设,凝聚师生力量、团结奋斗,实现事业发展新进步。这一年,我们在胸怀“国之大者”中贡献“大工力量”。学校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找准历史方位、强化使命引领,主动作为、挺膺担当,着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强国·...
2023.12.31 来源: -
2023“媒体大工”热点新闻
编者按: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23年是学校改革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围绕新征程使命愿景,全校师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双一流”建设“加速跑”新华章。聚焦“树形象、立品牌”,这一年,学校构建“大宣传”格局,分主题唱响大工,在社会媒体发出响亮的大工声音,社会媒体聚焦学校发展宣传1400余次,其中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单位报道550余次,钟万勰院士为学生上课、连理卫星发射、暖心回应小姚同学、全保研寝室等热点宣传引发广泛关注,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以点带面彰显大工价值导向。综合新闻重要性、显著性、覆盖面等因素,现选取部分报道,盘点2023年媒体上大工的高光时刻,一同回顾感人瞬间、奋斗历程。图片设计/周凡暄以主题教育宣传唱响大工发展主旋律筑牢思想、凝聚力量,积极对接社会媒体,推介学校主题教育经验成效,全面呈现学校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绩。各级各类社会媒体平台...
2023.12.27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回望奋进之姿 积蓄前行力量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化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校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加快系统构建卓越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加速跑”。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综合全年新闻报道情况,对2023年学校重要新闻和重点报道进行回顾,与广大师生校友和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共同回望我们“加速跑”的奋进之姿,为加速卓越2024积蓄力量。图片设计/吴芊楠、王德丞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4月11日,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4月、5月,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分别为学子们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4月19日,学校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校领导班子以个人自学、重点领学、专家讲学、交流研学...
2023.12.2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地装备结构冰载荷数值仿真软件ICE-SDEM发布
近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我校与中国船级社、北京数码易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地装备结构冰载荷数值仿真软件——船舶结构冰载荷高性能计算分析软件ICE-SDEM。ICE-SDEM是一款基于离散元、有限元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多介质耦合仿真软件,具有结构弹塑性动力学分析、海冰破坏力学分析及流固耦合分析功能。软件具有丰富的极地复杂冰况环境模拟功能,可实现平整冰、冰脊、冰山、碎冰等多种冰况下船舶直行、转向、尾向和斜向等多种冰区操作模式下的冰载荷数值计算;该软件集成了强大的多物理场建模和耦合分析能力,在并行框架下解决了不同数值方法间多时间尺度上的计算参数传递协调性问题,建立了海洋结构、海冰、海水耦合的大规模数值分析架构,具备CPU-GPU并行计算功能,发展了基于CPU-GPU协同并行环境下的高性能算法,实现了原型尺度下船海装备冰区作业过程的动力学高效仿真。通过我国“雪龙”号和...
2023.12.19 来源: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
【创新在大工】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在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2月15日,环境学院谢宏彬教授团队在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碘氧酸增强大气硫酸颗粒物的成核”(Iodineoxoacidsenhancenucleationofsulfuricacidparticlesintheatmosphere)在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提出了大气颗粒物形成的新理论,不仅推动全球二次颗粒物成因研究的进展,而且为在全球碘和硫协同排放背景下,颗粒物气候效应及健康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谢宏彬教授为通讯作者之一,团队的博士后马芳芳和博士研究生张镕洁为共同作者。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而揭示颗粒物的成因,是防控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的关键。以往对颗粒物形成机制的认识,导致颗粒物的形成速率被严重低估。因此,正确揭示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前体物及相关机制,一直是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难点。基于上述问题,谢宏彬教授团队和国际合作者从2018年开始,历时五年时间,突破方法学难点、经过反复的实验...
2023.12.18 来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