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仁科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康仁科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该奖项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评选按照“德为先、术要精、能力强、基础厚、贡献大”五条标准进行选拔。祝贺康仁科教授获得嘉奖!期待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见贤思齐、奋发进取,坚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康仁科教授简介:康仁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辽宁省杰出科...
2023.05.31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5月20日,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伯川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学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副校长朱方伟,各学部(学院)和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从全球各地返回母校的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代表、第二届理事候选人、海内外校友代表等参加大会。会议由朱方伟主持。项昌乐代表学校欢迎校友回到母校,并对长期关心支持母校发展的广大校友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做好校友工作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是大学的价值所在、声誉所在与资源所在。学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与校友互相成就、互相支持,提出“构建学校校友发展共同体”新理念,希望今后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支持校友成长、助力学校发展三方面工作,凝聚磅礴力量,奋力谱写新征程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校友会章程修订内容,选举138位校友当选理事,3位校友当选监事。随后召开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
2023.05.23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新作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以荣誉激励奋进让榜样引领前行,培育“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的时代新人,激励大工学子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新作为,5月8日下午,学校2021-2022学年学生先进集体及优秀个人表彰大会暨“奋斗者的足迹”讲演会在学生文化中心剧场举行。校领导项昌乐、贾振元、张言军、罗钟铉、朱方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伟,校长助理陆安慧以及专项奖学金设奖单位领导出席大会并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颁奖。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侯庆敏主持。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为2021-2022学年“优秀学生标兵”暨“屈伯川奖学金”获得者颁奖贾振元寄语新时代大工学子们,要以优秀个人和集体为榜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加速跑”的道路上,矢志奋斗,追求卓越,展现青春新作为。他强调,要坚...
2023.05.12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习时报】项昌乐:研究型大学如何提升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
5月12日,《学习时报》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项昌乐署名文章《研究型大学如何提升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全文如下: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和活力源泉,也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型大学,立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的“坐标点”,处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促进“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结合点”,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勇攀科技高峰并不断追求卓越、赢得未来的“制高点”。找准方位: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坐标点”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作为研究型大学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把握方位、把牢方向、勇担使命。准确把握研究型大学所处的时代坐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
2023.05.12 来源:学习时报 -
大连1号—连理卫星成功发射
5月10日21时22分,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我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正式开启叩问苍穹之旅。大连1号—连理卫星是一颗12U的高分辨率对地遥感立方星,质量为17kg,主要功能是验证高分辨率遥感成像、国产高可靠OpenHarmony操作系统、先进卫星部组件与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轻型部署器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大连1号—连理卫星试验中据卫星总设计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夏广庆教授介绍,大连1号—连理卫星主载荷为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相机具有全色谱和多光谱共5个谱段,能够在轨实现低成本亚米级高分辨率的海洋/对地观测。OpenHarmony操作系统与国产处理芯片综合方案的使用,让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大幅提高。不同于传统的卫星姿轨控动力系统所采用的肼类有毒推进剂,这颗卫星使用了创新的硝酸羟胺(HAN)单组...
2023.05.1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光明日报】在社区挂职当“助理”——大连理工大学社区实践计划纪实
5月10日,《光明日报》教科新闻版报道学校社区实践计划纪实。我校将社区志愿服务打造成为“凝聚青年的平台、服务基层的舞台、锤炼本领的擂台”,引导青年学子走向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原文如下:“街道党委书记助理”“街道主任助理”“辖区企业助理”……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近千名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大课堂,在基层岗位上锤炼本领,深入基层赋能社会治理,用青年智慧推动社区发展。自1996年起,大连理工大学便组织开展社区实践计划,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实践的高校之一,每年选派优秀学生深入大连市社区挂职,以学期为周期进行挂职锻炼,坚持传统与创新兼顾、服务发展与培养人才并行。27年来,校地共建的“大工模式”逐渐形成,该活动切实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强基本、重创新校地联动“搭好桥”“青年人只有更多...
2023.05.10 来源:光明日报 -
我校郝鹏教授、功能染料研究团队分获2022年度“辽宁青年五四奖章”“辽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日前,2022年度“辽宁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运载学部郝鹏教授荣获2022年度“辽宁青年五四奖章”,化工学院功能染料研究团队荣获2022年度“辽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郝鹏教授长期从事计算力学研究。他密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航天结构可靠度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多型航天重点型号结构研制的系列瓶颈问题。面向北京冬奥旱雪训练特殊防护需求,他创新引入航天板壳设计技术,研制出高可靠性变刚度滑雪头盔及系列护具,显著降低运动员训练损伤风险。他构建了思政引领的多模式协同信息化学习场域,带动培养了一批饱含家国情怀的力学拔尖创新人才。先后被授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以樊江莉教授为负责人的功能染料研究团队由114人组成,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达到了93%。一直以来,团队坚持破解“卡脖子”难题,以染料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为我国打印耗材发展到占全...
2023.05.04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校调研
4月29日至5月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到大连,就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指导推动大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连的殷殷嘱托,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挑大梁、担重任,当好“跳高队”,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月1日,郝鹏参观了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调研辽宁黄海实验室建设情况,看望部分院士专家,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学校办学发展和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情况介绍。郝鹏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大连理工大学长期以来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大连理工大学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辽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为辽宁建设人才强省提供有力...
2023.05.02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