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在大工】不止卫星!大工科研成果助力天舟六号、长征七号成功飞天!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搭载下,扶摇而上奔赴空间站,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高度370公里,遥测温度正常,遥测电压正常。”5月10日23点31分,搭乘天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通过天舟六号平台向地面站传来了第一组遥测数据,截至目前收到多组遥测数据,大连1号—连理卫星系统运行一切正常。其实,除了卫星升空,本次发射的天舟六号飞船及其搭乘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都有大工的贡献。天舟六号飞船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相较于天舟五号,优化改进了货舱结构布局,有效装载容积扩大了20%,载货能力由原来的6.9吨提升到了7.4吨,装载容积及运力的大幅提升,导致天舟六号面临结构失效风险大、失效部位难预测等问题,这对地面强度试验考核的监测精度、范围及安全性提出了严苛要求,也对基于离散应变片监测的传统电测手段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上述挑...
2023.05.11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
【学思想·促发展】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
5月5日,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学校主题教育有关工作。会议由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宋丹主持,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汇报了前期学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研判分析任务形势,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宋丹传达了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第五十五指导组和学校党委有关要求,对学校前期主题教育开展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对后续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宋丹指出,学校主题教育启动一个月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开局良好。下一步,要系统推进抓落实,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确保学校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不漏项、不走样、不松劲、不加码。宋丹强调,一是要抓好基层,加强对全校二级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督导指导,确保基层开展主题教育走实走深;二是要加强协同配合,贯通协作一体化推进理论学习、...
2023.05.11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
大连1号—连理卫星运行一切正常
“高度370公里,遥测温度正常,遥测电压正常。”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3点31分,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成功发射后的第129分钟,通过天舟六号平台向地面站传来了第一组遥测数据,截至目前收到多组遥测数据,大连1号-连理卫星系统运行一切正常。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大连1号-连理卫星未来将择机释放
2023.05.11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创新在大工】大连1号—连理卫星成功发射
5月10日21时22分,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我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正式开启叩问苍穹之旅。大连1号—连理卫星是一颗12U的高分辨率对地遥感立方星,质量为17kg,主要功能是验证高分辨率遥感成像、国产高可靠OpenHarmony操作系统、先进卫星部组件与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轻型部署器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大连1号—连理卫星试验中据卫星总设计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夏广庆教授介绍,大连1号—连理卫星主载荷为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相机具有全色谱和多光谱共5个谱段,能够在轨实现低成本亚米级高分辨率的海洋/对地观测。OpenHarmony操作系统与国产处理芯片综合方案的使用,让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大幅提高。不同于传统的卫星姿轨控动力系统所采用的肼类有毒推进剂,这颗卫星使用了创新的硝酸羟胺(HAN)单组...
2023.05.1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学思想·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古木生花”专题展览及非遗联合工坊火热开启
5月10日上午,为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由校党委宣传部、建筑与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图书馆协办的“古木生花”大连理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精品项目”阶段成果展及“满绣、剪纸、布老虎、皮影”非遗联合工坊在建筑与艺术学院展厅举办,为师生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常亮共同为展览揭幕。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蔡军、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唐建共同为“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建筑与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马辉主持。期间,建筑与艺术学院向韩月琴、鄂文武、吴立梅、陈素香、田秀琴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人颁发“实践指导...
2023.05.10 来源: -
【部院风采】医学部党委坚实迈出调查研究第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是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医学部党委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学校党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以加快推进医学部师资队伍建设为导向,积极开展国内医药类高校调研,并启动高层次人才招聘引进,深入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为建设“新医科”提供强大支撑。学部党委领导班子聚焦学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项聚焦”任务和全面建设“新医科”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对标主动“领题”、攻坚“破题”、根上“解题”,坚持以校内调研与校外调研相结合,“刀刃向内”找差距、找短板,“眼光向外”向医学类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学经验、学做法,内外结合,将调研与破解制约学部发展的难题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结合起来,与拔尖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学部部长曲鹏教授...
2023.05.10 来源:医学部 -
【光明日报】在社区挂职当“助理”——大连理工大学社区实践计划纪实
5月10日,《光明日报》教科新闻版报道学校社区实践计划纪实。我校将社区志愿服务打造成为“凝聚青年的平台、服务基层的舞台、锤炼本领的擂台”,引导青年学子走向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原文如下:“街道党委书记助理”“街道主任助理”“辖区企业助理”……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近千名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大课堂,在基层岗位上锤炼本领,深入基层赋能社会治理,用青年智慧推动社区发展。自1996年起,大连理工大学便组织开展社区实践计划,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实践的高校之一,每年选派优秀学生深入大连市社区挂职,以学期为周期进行挂职锻炼,坚持传统与创新兼顾、服务发展与培养人才并行。27年来,校地共建的“大工模式”逐渐形成,该活动切实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强基本、重创新校地联动“搭好桥”“青年人只有更多...
2023.05.10 来源:光明日报 -
【校友风采】罗阳林: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事人造石技术开发工作8年多以来,他以“立足中国钙都,打造行业标杆”为方向,以“创新进取、追求卓越”作为研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敢闯敢试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他就是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工校友罗阳林。罗阳林,我校2010级应用化学专业(硕)校友。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13年,罗阳林校友毕业后进入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作为研发员从人造石基础工作开始做起。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工作安排,在人们认为脏累活多、工作琐碎麻烦、短期不易出成绩的岗位上,当起了石材行业的“泥腿子”。他经常钻到各个设备安装车间,详细了解设备的安装工艺,认真记录每台设备的性能参数,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及人造石设备的操作和设计等,耐心细致地根据客户样板及需求制作产品。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及产品检验标准,参与了《树脂型合...
2023.05.09 来源:校友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