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湖川教授当选IEEE Fellow
近日,收到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正式通知,我校卢湖川教授因在视觉目标跟踪与显著目标检测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成功当选IEEEFellow。IEEE,全称“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IEEEFellow为该协会最高等级会员,是IEEE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当选人需要对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或应用做出重大贡献,为社会带来重大价值。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当年会员总人数的0.1%。卢湖川,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包括图像视频智能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大项目课题、科技创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等。多次担任国际...
2023.11.28 来源: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贾振元校长率代表团赴白俄罗斯访问
明斯克时间11月21日至23日,校长贾振元一行赴白俄罗斯出席由我校牵头组建的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并在校长论坛上作主旨报告。学校党政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及外国语学院相关人员陪同参加。会后,团组顺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大使馆、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大学及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在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大学访问期间,贾振元会见了校长博古什·瓦季姆及副校长斯杰姆彼茨基·维克多。双方就办学情况、学科设置、科研成果及国际合作情况进行介绍,拟定双方在中白大学联盟框架下举行系列活动,共同推动中白高校间深度合作。两校共同签署了《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大学谅解备忘录》。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访问期间,贾振元会见了校长卡罗尔·安德烈、副校长卡扎达耶夫·康斯坦丁及孔子学院白方院长托济克·安纳托利。双方回顾了两校自2007年以来的合作历史,探讨两校共同建...
2023.11.28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
【一融双高】建设工程学院党委 以“党建+综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学校首批“党建+综合”试点单位,建设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五个坚定不移”为引领,牢固树立“三大价值导向”,坚持“自上而下、汇聚合力、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五横三纵”的“党建+综合”矩阵式建设体系,落实44项具体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全面打造建工“一融双高”新格局。“一融双高”建设思路和路径分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障,“党建+改革”撑起四梁八柱对标对表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加速跑”要求,学院党委主持制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一融双高”实施方案》《校园两级改革方案》等规划、执行文件12件,统领党政工作开展。建立专项工作“领题攻坚”制度和党政工作部署与重要任务“分解落实-定期调整-督办反馈...
2023.11.27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建设工程学院 -
【创新在大工】 材料学院科研团队在新型高性能磁流变液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董旭峰教授课题组在新型高性能磁流变液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平衡的魔鬼三角:基于跨尺度颗粒、具备优异综合性能的磁流变液”(Balanceddeviltriangle:Asatisfactorycomprehensiveperformancemagnetorheologicalfluidswithcross-scaleparticles)为题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为重要工程结构在复杂振动环境下的智能减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智能材料。磁流变液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特别适用于结构智能减振领域。目前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沉降稳定性和零场粘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如何平衡这些关键性能指标、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磁流变液是制约结构智能减振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该研究团队基于跨尺度磁性颗粒开发了综合性能优异的磁流变液,实现了剪切屈服强度、沉降稳定性和零场粘度...
2023.11.27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在连全国人大代表到我校开展调研
11月24日,全国人代会辽宁省代表团大连代表小组一行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到我校开展调研。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在伯川图书馆贵宾室会见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一行。副校长张弛陪同调研,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院、物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上,代表小组听取学校发展情况介绍,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工作等提出意见建议,并围绕大连如何走出科技振兴新路子、高校和院所如何寻求科技创新新突破等深入交流探讨。代表小组一行走进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情况,围绕发挥学校优势,积极融入大连“六个建设”,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鼓励专家和学生勇于创新、多出成果
2023.11.27 来源:大连日报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我校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入选2023年云南省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
近日,云南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入选名单,我校与保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入选云南省唯一一家省级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获最高每年800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成立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学校为了更好实施定点帮扶云南省龙陵县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保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以服务云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云南省乡村“五大振兴”,聚焦乡村规划与建设、硅工业装备关键技术、绿色种植与深加工、数字经济与文旅等四大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解决制约云南省各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促进云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得到云南省主要负责同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特色鲜明”的高度评价。
2023.11.24 来源:对口支援与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 -
我校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入选2023年云南省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
近日,云南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入选名单,我校与保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入选云南省唯一一家省级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获最高每年800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成立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学校为了更好实施定点帮扶云南省龙陵县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保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以服务云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云南省乡村“五大振兴”,聚焦乡村规划与建设、硅工业装备关键技术、绿色种植与深加工、数字经济与文旅等四大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解决制约云南省各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促进云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得到云南省主要负责同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特色鲜明”的高度评价。
2023.11.24 来源:对口支援与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 -
我校校友陶智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我校化工学院校友陶智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辽宁大连瓦房店人。1980年至1984年就读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1984年考取教育部公派留学,于1985年赴英国Strathclyde大学机械工程系热流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并于1992年10月回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陶智教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某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领军人才,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副总设计师/基础研究传热燃烧组的组长,是《Propulsion&PowerResearch》和《航空动力学报》2个期刊的主编,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陶智教授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流动与换热理论、高效冷却方法和技术研究,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44项,撰写专著...
2023.11.24 来源: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