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昌乐会见巴斯大学校长伊恩·怀特一行
12月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在北京会议中心会见英国巴斯大学校长伊恩·怀特一行,双方就推进两校教育合作进行交流。副校长罗钟铉,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负责人陪同会见。项昌乐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学科布局、国际合作等情况。他表示,巴斯大学的优势学科与我校高度契合,希望双方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拓展包括学者互访、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学生交换留学及联合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探讨合作办学项目(机构)等领域的实质合作。伊恩·怀特表示曾于2017年访问我校,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令他印象深刻。他介绍了巴斯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希望探索两校未来的合作模式,推动及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学科的交流活动,为促进中英高等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就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同探讨合作办学项目(机构)等合作达成共识,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并推动落实
2023.12.07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公室) -
【组图】新版数据标准出炉 提升校内数据互联互通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公共数据平台各类数据及相关元素,更好推动我校信息化所涉数据的标准性、规范化和一致性,提升学校信息化整体建设推进效率,我校新版数据标准正式发布。(来源: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2023.12.07 来源: -
【中国教育报】大连理工大学:坚定不移与地方共融共生
大连理工大学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坚持加大服务东北辽宁大连,与地方共融共生坚定不移”作为学校“五个坚定不移”发展战略之一,制定专门行动方案。一是把握关键。学校主动对接东北战略需求,培育大科学装置,筹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辽宁黄海实验室,支撑东北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学校制定专门政策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重点聚焦辽宁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围绕海洋强省,打造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科技“三大创新链”,实现工业母机、高端精细化学品、深海科技新突破。二是筑牢根本。解决好“能不能满足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所需”这一问题,学校进行了两方面探索:一方面,重塑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三三三”“四融四核”培养范式,推进“学域”培养模式改革,有组织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推进融合育人。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推进科教融汇,与通用集...
2023.12.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创新在大工】我校机器人创世界纪录!
近日,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彭海军教授团队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团队研发的自主连续体机器人,命中移动靶心的距离最远,挑战成功的最远距离为30.129米,获得WRCA世界纪录认证。夯实基础申请挑战连续体机器人通过颠覆传统刚性机械臂的结构设计,使其自身具备极高的灵活性和柔顺性,在受限空间非结构环境以及人机安全交互任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OC(英)、Tesla(美)以及Festo(德)等企业都在对此领域进行研究和应用。团队立足多体动力学与计算最优控制理论,已在连续体机器人的机理建模、多模感知、运动控制、数字孪生四大关键技术上取得阶段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日内瓦发明展、共融机器人、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世界级或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深受来自科研、企业与国防等多方专家的广泛关注与认可。针对连续体机器人采用视觉反馈追踪远距离动态目标技术,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觉伺服高精度动态目标追踪方案,并向WRCA世界纪录认证发出挑战...
2023.12.05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
【一融双高】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 以“党建+学科”引领和构建事业发展新格局
作为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以“五个坚定不移”为引领,牢固树立“三大价值导向”,紧紧围绕学校“三大工程”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专项攻坚行动”,围绕“党建+学科”主题,形成由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攻坚、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跃升、人才培养内涵与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内部治理体系变革等四项专门攻坚行动。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和相关机制,力争实现改革攻坚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协同化,以高质量党建为依托全面提升“打赢”本领。推进内部治理改革,构建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全面巩固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制定内设机构改革方案,着力构建“党政学”统一授权、“学科-科研-队伍-育人-党建-思政”协同负责、一体化运作的“院系所”三级治理结构。牵头制定了人才引进、队伍建设、科研激励、学科...
2023.12.04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建筑与艺术学院 -
学校党委召开盘锦校区教师干部大会 宣布校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及干部任免决定
12月1日上午,学校党委召开盘锦校区教师干部大会,宣布校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及相关干部的任免决定。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钟铉,校长助理兼盘锦校区管委会主任占敬敬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伟主持会议并代表学校党委宣读方案和相关干部任免文件。宋丹代表学校党委就进一步统一改革思想、加快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全面提高校区自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出要求。他表示,建设盘锦校区,是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加快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十年来,校区坚持“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向优”的发展跨越,奠定了当前的发展基础、改革基础。他强调,推进盘锦校区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期学校党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立足盘锦校区发展实际,经过充分调研、审慎考虑作出的重要决定,对推动盘锦校区自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积...
2023.12.01 来源:盘锦校区 -
【学在大工】物理学院2020级“唯十”女生全员保研
物理学院2020级一共有10名女生,她们是:王瑛琪、戚佳欣、姜仪、邵晶晶、孙梦娇、张柯羽、谷明宣、于婉莹、邢静文、张馨元,如今她们10人全员保研,其中3人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大工的前三年,她们共获奖学金35项、荣誉称号12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30项,她们用实力告诉大家:大工的女孩子,真的很酷!学习不分男女“女孩学物理,是不是更难?”身在物理学院的她们说:“学物理不分男女,遇到的困难差不多。"物理学习的知识量大,关联性强,这让她们在时间规划和精力分配上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从宇宙到粒子,从数学分析到电磁电热,她们重视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一页页的笔记和错题集是她们在物理世界的通行证。多问老师、问同学、多思考,在专业课上下好功夫,扎实学,到大三结束时,她们共有230门次课程90+,获得保研资格。其中6人选择留在大工继续深造,4人去往其他科研院所/高校。女孩们携手进步课堂之外,女...
2023.12.01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
【创新在大工】化工学院教师荣获中国化工学会三项科技奖励
11月28日,202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化工学院贺高红教授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孙文研究员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陆安慧教授主持的“电化学储能炭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项目获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贺高红,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常务理事。从事高效分离膜与膜过程研究,推动我国有机分离膜在炼厂气氢回收,化工行业VOCs综合治理等领域突破国际垄断,取得跨越式发展。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专项等项目8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
2023.11.30 来源: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