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在大工】双赛道特等奖!大工学子在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三峡大学举行。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大工学子再创佳绩,分别获得软、硬件赛道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创历史最好成绩。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冠名的大学生公益性竞赛活动。大赛以“面向双碳战略,探寻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为主题,紧密结合工程技术前沿设置命题方向,旨在推动高校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切实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5所高校的3075支团队报名,经过初赛、复赛选拔,共有78所高校的152支参赛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本届竞赛由电气工程学院具体实施,电气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依托电气实验教学中心优质资源为竞赛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23年底筹备比赛,电气学...
2024.08.28 来源:电气工程学院 -
【学在大工】再创新高!大工学子在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荣获佳绩
8月22日,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于在浙江余姚落下帷幕,我校本次共有6支队伍晋级国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本次大赛由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决赛由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承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585所高校的7086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共有382所高校的1366支队伍共计4192名参赛对手进入全国总决赛。我校承办了本年度的辽宁赛区选拔赛,共有20所高校的10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设主题赛、专项赛、特别赛。其中,主题赛分创意类、竞技类、格斗类开展,专项赛分俄罗斯方块机器人、四足机器人、VEX-U智能机器人对抗赛等,并首次推出了人形机器人特别赛。我校学生作品主要集中在主题赛实物组,易棵树、谢夏伊、宋亦晨同学的随动机器人作品获得实物组一等奖,王怡栋、马燊带队的项目分获二等奖,董枨彬、王尉同、王湛同学带队的作品分...
2024.08.27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
【学在大工】大工学子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中喜获佳绩
8月24日,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成绩公示,我校入围的四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四支队伍全部获奖。本次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协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615所高校的2945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经过分赛区的选拔,共有来自全国207所高校的480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决赛于8月19日至22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我校创新创业学院智能车实验室于10月份开始面向全校招募选拔成员并进行培训,在吴振宇教授、王义普、李胜铭、李航等老师的指导下,对车模结构和程序策略进行反复调试和修改,不断积累设计经验和能力。最终从近百名同学中层层选拔,有六支队伍入围东北赛区决赛。7月26日,东北赛区决赛在吉林大学举办,我校学子获得赛区一等奖4项,三等奖1项,优等奖1项,有4支队伍获得总决赛入围资格。暑假期间,参赛同学放弃回家,留校积极备战,每天都是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临近比赛时刻,更是通宵作...
2024.08.27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
【学在大工】大工学子荣获202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省最高奖“TI”杯
8月23日,202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赛区竞赛成绩正式公布。我校选拔的27支代表队,共获得一等奖9项(全省共36项)、二等奖11项。其中,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春雨老师指导的易棵树、常书奇、蒋衡琛三名学生完成的F题——磁悬浮实验装置,获得此届赛事最高奖——“TI杯”。由张颖杰、李航、李华龙、王义普、王栋、贾旭等老师指导的队伍获得省一等奖。至此,我校实现自2012年,辽宁省偶数年份举办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连续7届辽宁省最高奖的蝉联!此届赛事,我校所获一等奖数与总获奖数均为全省最多,继续领跑全省。本届竞赛全省共有31所高校近400支队伍报名,最终340支代表队完成竞赛评测,竞争非常激烈。此次竞赛辽宁赛区设置8道赛题,内容不仅覆盖无人机目标识别、电源变换、无线传输、信号分析等传统方向,还融合“人工智能算法”“自动驾驶”等时代前沿科技要素,增加了机器人弈棋、自动行驶小车等新型题目内容。我校自2023年12月开始竞赛的筹...
2024.08.26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人民日报》撰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8月21日,《人民日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刊发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署名文章《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文如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有效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2024.08.23 来源:微言教育 -
【创新在大工】化学学院科研团队设计新型液液反应器,突破传统挑战
液液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增加传质通量和改善反应后的分离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两大难点。人们通常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配合机械搅拌来实现这一功能,但新组分的引入增加了分离难度并且可能对反应体系造成干扰。因此,在不添加额外组分的条件下,仅通过反应器结构实现传质强化和改善分离的目的仍然是一项挑战。近日,大连理工大学陶胜洋教授团队受合胞体的多细胞核结构以及细胞膜的水-油-水界面启发,设计了一种细胞反应器。该细胞反应器可以视为由多个细胞单元简单堆积形成。这种堆积结构强化了功能,并提供了更高的机械强度。不同的细胞单元具有不同的桁架结构,因此带来不同固-液和液-液接触特征。从力分析和能量分析两方面研究了设计细胞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固液粘附力与液体重力的平衡决定了细胞能否持有液体(力分析)。从表界面能量角度分析,得出了细胞反应器的持液条件(能量分析)。由此搭建了设计细胞反应器理论基础,并...
2024.08.22 来源:化学学院 -
2024年高等学校无机化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在我校举办
8月8日至13日,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高校无机化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高等学校无机化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在我校举行。本次研修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化学“101计划”秘书处主办,化学“101计划”无机化学课程组与我校化学学院承办,化学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虚拟教研室、“101计划”无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辽宁省工科无机化学虚拟教研室、我校笃学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92所高校的190多位教师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会议开幕式笃学书院执行院长胡涛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厦门大学郑兰荪教授,我校副校长张弛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阳化冰分别致辞。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北京大学王颖霞教授、吉林大学徐家宁教授、我校化学学院崔旦书记等二十余位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2024.08.22 来源:化学学院 -
【学在大工】历史最佳!大工学子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创佳绩
近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在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收到全国229所高校、3598名大学生提交的1023件作品。根据网评结果,117所高校的359支队伍进入决赛环节。我校4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收获“一金两铜一优胜奖”、一项优秀指导教师,首次收获“最具创新创业价值奖”,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竞赛,自2008年起,每年举行一届,每届历时四个月,分初赛和决赛,现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竞赛,为国家网信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比赛,为提高参赛作品质量,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作为信息安全竞赛校赛的组织单位,自2023年10月起举办2023-2024学年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吸引了全校近400名师生参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专门邀请评审嘉宾为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在校赛中,参赛选手采用现场展示、公开答辩、评委提问的形式,全面展示作品的创新性、...
2024.08.17 来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