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大连理工大学为12000余名毕业生定制礼包
初夏时节,又迎来各高校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日前,大连理工大学为全体12000余名2025届毕业生定制赠送了学校精心设计并富有寓意的毕业礼包。礼包以“爱校报国”命名,取自该校延续多年的毕业季主题——“饮水思源,爱校报国”。礼包内共有5件纪念品,分别是校徽纽扣、校园风景温变水杯、凌水湖风景盲盒、创意领带丝巾以及实名定制白衬衫。“学校每年都会为全体应届毕业生定制赠送毕业纪念品。今年我们从3月底就开始启动方案设计,整体方案兼顾教育性、实用性和青年特点,既体现了学校对同学们一如既往的关爱,也是希望毕业生们能够带着母校的精神标识迎接人生新阶段、走向生涯新赛道,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老师介绍道。学校在礼物的设计上也是十足用心,带有学校风景和大工精神表述语的水杯,注入温水后随即焕发光彩,饱含饮水思源寓意,又体现了学校对毕业生们身体健康的关怀;2024年该校凌水湖建成启用,随即...
2025.06.09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学在大工】2025年校地人才合作论坛暨2025届选调生出征仪式举行
6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2025年校地人才合作论坛暨2025届选调生出征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出席仪式并致辞。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46位地方代表、选调生校友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医学部党委书记、就业工作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代表以及2025届选调生代表参加仪式。学生服务中心主任金玲主持仪式。项昌乐指出,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为党政机关储备高素质后备力量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大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思政引领、学域培养、书院育人、主微兼修、智创领学”人才培养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项昌乐鼓励2025届选调生们做理想坚定的“信仰者”、造福人民的“实干家”、品德高尚的“明白人”,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为区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党委常委、副校长康旭东...
2025.06.07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方圆教授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正负极高效匹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针对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正负极匹配理性设计中的电化学耦合问题,基于正负极电势自匹配效应,提出了结合电化学耦合效应解耦正负极动力学匹配研究新方法,为新型高性能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的理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成果以“解耦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正负极自匹配效应”(Decouplingself-matchingeffectbetweencathodeandanodeinhybridelectrochemicalcapacitors)为题,论文发表在国际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图1.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储能机制和正负极电化学耦合示意图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结合了二次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的电荷存储机制,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这种复合储能特性使其在智能电网调频调峰、工业储能系统等高功率需求场景中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进储能产业升级的...
2025.06.06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服务振兴】六五环境日 市校携手绘就绿色新画卷
6月5日,由我校校园管理与修缮中心、环境学院,大连市高新园区生态环境分局、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以及大连市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美丽中国我先行"六五环境日校园宣传活动成功开展。活动中表彰了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及团队代表,并授予他们“环保先锋”称号,以鼓励师生增强环保意识,营造绿色校园文化。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三大特色板块:在"科技赋能"区,VOCs走航车和水质检测车吸引师生驻足,技术人员现场演示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在"法治护航"区,大连市律师协会专家通过案例讲解、法律咨询等形式,让环保法规"活起来";在"实践育人"区,师生们既参与知识竞答等互动环节,又拿起工具开展校园环境清理。这种"科技展示+普法宣传+实践体验"的创新模式,让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入脑入心。“我第一次接触VOCs走航车,了解了走航与遥感协同治理应用,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融合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我校学生姬生社激动地...
2025.06.06 来源:校园管理与修缮中心、环境学院 -
《献身抗震 哺育英才——林皋传》首发式举行
6月5日上午,《献身抗震哺育英才——林皋传》首发式在伯川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校长贾振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副校长康旭东,图书作者、我校原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谢秉智以及学校党委宣传部、人力资源处、离退休工作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学院、学校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仪式,共同见证这部记录林皋院士学术生涯与育人历程的传记正式发布。首发式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主持。贾振元与林皋共同为新书揭幕。97岁高龄的林皋现场回顾了他的求学经历,分享了他的科研之路与育人理念。他表示,当代青年生逢盛世,施展才华的舞台广阔,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勇担新时代责任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力量。康旭东代表学校对传记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指出,院士传记的编撰是存史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工作,它不仅是个人学术生涯的记录,更是大学精神传承、价值塑造、历史积淀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林皋院士身上所...
2025.06.0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学校举办第十三届“我的中国梦·我的大工情”毕业生演讲比赛暨毕业生故事讲演会
为进一步加强毕业教育,激发2025届毕业生爱校报国情怀,5月29日晚,我校第十三届“我的中国梦·我的大工情”毕业生演讲比赛暨毕业生故事讲演会在学生文化中心音乐厅举办。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经院赛推荐、学校初赛和复赛选拔,共10组共11位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代表晋级决赛。“让深海中传来更多来自大工的声音,来自中国的声音!”是船舶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郭育豪的人生选择;从入学时平凡的自己,到如今站在舞台上呼喊出不平凡的声音,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本科毕业生李响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对母校的感恩之心;“滔滔不绝‘材’子情,遥遥领先中国‘芯’,为中国芯片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决心激励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林伊玲从来到大工求学到选择就业方向一路迎难而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毕业生刘林对祖国航天事业怀有最真...
2025.06.0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武装部) -
【师者如光】王秀云:以创新为炬 照亮化学育人之光
编者按: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日前,我校7位教师获评“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展现出大工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风范。今天,让我们走近化学学院教师王秀云,聆听她以创新赋能教学、用科研滋养育人的故事。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虚拟仿真实验让大型昂贵仪器“触手可及”,以自研仪器破解实践教学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养分,勾勒出一幅幅“理论与实践交织、知识与育人共振”的生动画面。她,就是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化学学院教师王秀云。课堂革新:让化学理论“活”起来近二十载光阴,王秀云始终以讲台为圆心、以创新为半径,在化...
2025.06.03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教务处 -
【学习进行时】《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章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文章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建设这样的教育强国,必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文章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2025.06.03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