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在大工】我校本科生在《机械工程学报》发表科研成果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大四本科生杨茵茹同学通过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学院高航教授课题组科研项目,针对我校蹇锡高院士团队研制的耐高温杂萘联苯聚芳醚树脂基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0°/90°连续铺叠制备过程对超声波焊接的需求,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为机械工程学院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套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0°/90°连续铺叠制备生产线提供了可靠的工艺参数。该研究成果以《耐高温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波焊接试验研究》为题发表于国内机械工程领域权威学术期刊《机械工程学报》。杂萘联苯聚芳醚树脂及其耐高温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轻量化特性及高温稳定性,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实现其板材和型材的连续成型制备,并在其连续成型制备过程中将不同纤维方向预浸料进行快速粘接面临挑战。由于此类材料树脂的高耐热特性,导致传统粘接技术难以实现高效、高强连接,成为制约其工程化应用的瓶颈之一。近年...
2025.06.27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
【锻造新优势】深化改革赋能校区建设 打造生态校园新标杆
为推进魅力大工建设,打造奋进大学文化,盘锦校区广场水系完成命名文化标识设计和施工,作为校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正式启用。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盘锦校区党工委书记罗钟铉,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伟,校长助理兼盘锦校区管委会主任占敬敬共同为命名文化标识揭幕。自2023年12月1日学校深化盘锦校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盘锦校区加快建设以国际化为主要特色的一流校区,推动校区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有计划、系统性地全面打造“宜教宜学宜居”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化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国际创意生态校园。仅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校区软硬件环境不断呈现新面貌,文化与环境育人条件实现全面提升。传承大工精神强化文化育人校区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利用校园标志性场所的文化育人功能。2024年8月建成校区校史文化展厅,成为学校授牌的首个校史文化育人基地。校区广场水系命名和标识设计...
2025.06.26 来源:盘锦校区 -
【中国教育报】郭旭院士:探索无界 育才有道
6月13日,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光谷举行。在这场围绕关键软件自主创新、AI技术深度赋能等前沿领域的会议上,一位中年学者结合我国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的战略需求,作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CAE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主题报告,引发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各方的深入思考与讨论。郭旭在办公室。学校供图这位中年学者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旭。多年来,郭旭牵头我国多项重大CAE软件攻关项目,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并荣获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做科研,就要以国家的需求为导向”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标志着我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祝融号”火星车结构设备板研制过程中,郭旭带领团队基于独创的移...
2025.06.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创新在大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低温准固态锂硫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材料学院胡方圆教授团队在低温准固态锂硫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针对锂硫电池低温下离子传输通道受阻与界面脱溶剂化能垒倍增的问题,基于动态溶剂化调控策略,设计了一种动态迁移-拖曳聚合物电解质,通过硼酸酯动态共价键和极性侧链设计,动态重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以降低脱溶剂化能垒,加速多硫化物转化动力学,实现了锂硫电池在低温下的高容量稳定循环。研究成果以“基于动态迁移-拖曳策略设计聚合物电解质用于低温锂硫电池”(DynamicMigration-PullingPolymerElectrolyteDesignStrategyforLow-TemperatureLithium–Sulfur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图1.含有动态侧链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示意图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其高安全性、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抑制多硫化物穿梭的潜力,被视为解决低温锂硫电池性能衰减问题的理想材料体系,对推动极地勘探、高空无人...
2025.06.24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锻造新优势】大工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再添两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近日,根据《关于设置辽宁省儿童和妇产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大工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正式获批辽宁省儿童和妇产区域医疗中心。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医院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服务能级等方面获得权威认可,回应了区域内妇女儿童对优质医疗资源的热切期盼。从市级龙头到省级中心,这一跨越不仅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肯定,更是区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升级的关键一步。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将肩负起引领区域妇儿医疗技术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的重任,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院长王大庆表示,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市卫生健康委对医院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医院将以此为新起点,全力强化疑难重症诊疗能力,着力打造东北地区妇儿医疗高地;持续深化“医工交叉”合作,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网络建设,确保优质...
2025.06.24 来源:医学部 -
【科技日报】赵云鹏: 为“蓝色粮仓”编织安全网
赵云鹏(左二)带领团队做网箱试验。受访者供图最近,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赵云鹏正带领团队开展“黄渤海离岸工程化大型设施智能养殖模式与装备”项目。这项研究聚焦黄渤海高经济鱼种养殖,致力于构建低成本、智能化的养殖设施装备体系。为验证研究成果,他时常乘船前往深远海养殖区。船体在连绵巨浪中不断颠簸,而这位与风浪为伴的科研人员,迎“浪”而上,为“蓝色粮仓”编织安全网。“科技成果要服务人民”自幼在海边长大的赵云鹏,对蓝色世界无限向往。2002年,他师从我国著名港口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李玉成,踏上海洋及近海工程的研究征程。本世纪初,我国海洋设施养殖工程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李玉成指导赵云鹏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在恩师的引领下,赵云鹏锚定目标,秉持“科技成果要服务人民”的理念,奔走在实验室与海岸线之间。赵云鹏团队成员马超说:“赵老师带领团队扎根一线,与养殖户同吃同住,用科技帮助他们解决...
2025.06.23 来源:科技日报 -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6次(扩大)学习会议
6月18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校党委书记项昌乐主持会议并作讲话,校党委中心组成员,机关各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会议进行了消防安全专题学习。项昌乐传达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成恩围绕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作重点发言。项昌乐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开展消防安全整治的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上级和学校有关部署要求上;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集中整治,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责任体系,对照正面、负面责任清单认真开展自查自改;三是强化使命担当,确保常态长效,以本次消防安全集中...
2025.06.2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科创邂逅美景 灵感“落地生花”
大连理工大学为青年人的科创灵感能够“落地生花”提供丰沃土壤。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青春作笔,科技为墨,赤诚学子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
2025.06.20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