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在大工】我校在“建行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再创佳绩
7月17日至18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沈阳理工大学承办的“建行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在沈阳理工大学隆重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夏博涵负责的“星驱科技——星链化时代的卫星电推进动力系统领航者”项目获研究生组第1名并夺得亚军,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王宇航负责的“宇航智控——大型薄壁件传统装夹方式变革者”项目、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于耀翔负责的“极锐智眸——国际领先的电测试验高精度定位系统”项目分获本科生组第1名和第2名并均夺得季军。本届省赛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共吸引来自全省67所高校的84万余人次参加,参赛项目总数达136700项。在省赛网评环节,共有1945项参赛作品接受专家评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404个项目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省赛决赛,其中,我校入围项目30项。决赛赛程分为金奖争夺赛、排位赛、冠亚季军争夺战三个阶段。自5月份本届竞赛启动以来,...
2025.07.21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
【庆七一·新优势】坚持党建引领科研攻坚 持续深化“一融双高”质量提升
【编者按】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一融双高”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来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坚持试点引领、机制护航、考核保障“三位一体”统筹发力,全面提升“一融双高”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路径探索、机制创新、成效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今年是“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特推出专题宣传,集中展示各级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成效,以此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优势锻造年“353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成效,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贡献力量!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锚定学校“新优势锻造年”和“353工程”战略部署,围绕“争创一流学院”的总体目标,构建了“党建...
2025.07.21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7次学习会议
7月17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特别是防止统计造假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规律和形势,深刻阐述了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若干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释放了把严的基调一贯到底的战略信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思想根基,持续深化学习,提升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整治整改,确保整治工作见真章、出实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学术生态、育人生态。要注重常态长效,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机制措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要强化政治担当,纵深推进...
2025.07.19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习进行时】新华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纵深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到关键时候,问题整改整治任务很重。此时千万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歇歇脚松松劲的想法,反而要再次审视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路、措施,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不走过场。怎么学?深入学习党的自我革命思路、措施,结合问题、联系实际学。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名党员都要扪心自问,通过学习教育有没有把党的作风规定融入思想和血液,有没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有没有涵养“知所从来”的定力、保持“识其所在”的清醒、积蓄“明其将往”的自信。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党政机关应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谋划新实践,企业应紧密结合...
2025.07.18 来源:新华社 -
【服务振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一行来校座谈
7月15日上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东望一行来校座谈。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副校长王博以及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能源与动力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双方就深化战略协作、共促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交流。项昌乐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同处一地,均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双方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高校创新重要作用,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要建立长效战略合作机制,加强企业出题、校企共答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联合攻关,共促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韩东望介绍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发展概况。他指出,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在科研攻关、产品研发、智能制...
2025.07.17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科技日报】滴状冷凝传热实验首次“上天”开展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蕴通讯员于舒雯)7月15日凌晨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由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马学虎教授、温荣福教授团队,依托载人空间站工程科学与应用项目“微重力环境下耐久疏水表面凝液特性与传热强化技术”自主研制的“空间滴状冷凝传热实验模块”顺利进入我国空间站,上天“做实验”。据介绍,“空间滴状冷凝传热实验模块”将在梦天舱两相系统,开展微重力环境下耐久性热界面材料、滴状冷凝动态特性、强化传热技术等一系列长周期在轨实验。本次开展的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蒸汽滴状冷凝实验研究为国际上首次。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揭示空间环境下界面结构调控相变过程的微观机制和物理本质,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原始数据库和设计准则,支撑我国空间领域换热装备高效化和紧凑化发展需求。热控系统是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核心模块之一。为实...
2025.07.17 来源:科技日报 -
【庆七一·新优势】党建引领 聚力强国 助力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跃升
【编者按】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一融双高”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来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坚持试点引领、机制护航、考核保障“三位一体”统筹发力,全面提升“一融双高”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路径探索、机制创新、成效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今年是“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特推出专题宣传,集中展示各级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成效,以此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优势锻造年“353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成效,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贡献力量!在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的时代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过程工程教工党...
2025.07.16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
【创新在大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隐身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军用武器的生存能力与战斗力,新一代隐身材料的开发亟待突破。当前,隐身材料研究主要聚焦于吸收剂与超材料结构设计两大方向。二者的协同作用对电磁防护效能至关重要,需协同推进。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段玉平教授团队围绕这两个方向展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和国际高水平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第一作者分别是团队博士生陈伟博士和硕士生李泽瑞,段玉平教授为通讯作者。人工电磁超材料凭借其精密几何结构对电磁波的调控能力,可实现对传播路径、相位及幅z值等的精确操控,在国防安全领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针对传统谐振型超材料面临的单元面内尺寸与电磁响应强耦合、难以小型化的瓶颈问题,段玉平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铁磁介质的无谐振单元超材料设计范式。通过“成分-结构二维调制策略”将反射波的振幅...
2025.07.16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