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在大工】孙信政:不断“出圈”的追光者
从衡水中学到大工,从腼腆新生到校自立自强标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孙信政,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精彩的“破圈”之旅。这位将“执行力”刻入骨髓的青年,在知识海洋与社会课堂中,不断拓展着青春的边界。破而后立:从内驱力觉醒到能力突围“黄国平博士‘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的信念,一直激励着我。”孙信政坦言,这位博士论文致谢中的主人公,是自己大学成长的精神灯塔。2021年入学的他,大一便以专业第四的成绩崭露头角。但在评奖评优答辩现场,当看到其他同学丰富多彩的经历展示时,他意识到:“优秀不该只有学习这一个维度。”性格腼腆、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他,决心跳出舒适圈,在大二学年竞选成为电信2101班班长。孙信政(后排左二)作为活动工作人员留念“迈出第一步后发现,承担责任并没有想象中难。”从班级管理到学部团学工作,他在实践中完成蜕变:运动会场务工作让他掌握跨部门协作技巧,各类答辩锻炼了他的PPT...
2025.07.31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
2025低碳催化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7月19日至20日,由化工学院、辽宁省低碳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5低碳催化国际研讨会”在我校知远楼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德国、英国及中国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与青年才俊。德国科学院院士、马普煤炭研究所费尔迪·舒特(FerdiSchüth)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朱庆山研究员,伦敦大学学院王峰(FengRyanWang)教授、山东大学贾春江教授等海内外著名专家应邀出席。来自马普煤炭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的100余位师生学者参会。会议聚焦“低碳催化”前沿科技,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低碳领域科研创新与全球协同发展。会议由我校化工学院陆安慧教授主持。会上,12位国内外专家围绕低碳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转化路径等议题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低碳分子催化转化、绿色合成、能源催化、先进表征等热点方...
2025.07.28 来源:化工学院 -
【学在大工】大工学子斩获第七届·2025 MindSpore量子计算黑客松全国大赛一等奖
第七届·2025MindSpore量子计算黑客松全国大赛近日在电子科技大学落幕,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凌水Qubit”战队勇夺量子启发算法赛道唯一一等奖,创造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本次大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由昇思MindSpore社区联合电子科技大学、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主办。作为国内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量子软件创新赛事,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927名选手组成的203支团队同台竞技。经过热身赛、初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凌水Qubit”战队在量子启发算法赛道脱颖而出,成为该赛道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战队由信通学院李慧教授指导,成员包括信通学院2021级本科生(2025级研究生)王梓沣和2022级本科生何宗沅。这支年轻的团队凭借扎实的Python编程功底、深厚的量子启发算法理论基础和创新的天线优化设计能力,在比赛中展现了卓越的科研实力。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非支配排序量子启发算法”,该算法通过融合...
2025.07.28 来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在我...
时值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40周年之际,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于7月21日-25日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150余位日语教师参与大赛,200余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修,共同探讨“数字时代日语教育创新发展”。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设日语专业组和大学日语组,38位教师经过现场说课、教学展示及互动问答等环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日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大赛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吸引超1.5万人次观摩,反响热烈。7月23日,研修班正式开幕。副校长康旭东致欢迎辞,他表示,大连...
2025.07.27 来源:外国语学院 -
【锻造新优势】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成功举办
“逐梦科海,连理未来——三天太短,却足以点燃一生。”7月23日下午,在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文化中心,来自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营员赵子睿在闭营仪式上的发言,引来满场掌声。这也是50名辽宁高中生和5位带队教师共同的心声:带着对科学滚烫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从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毕业”。本次分营以“逐梦科海,连理未来”为主题,精心设计了“聚连理·探前沿”“炼思维·造真知”“筑梦想·创未来”三个主题活动日。来自辽宁省的50名高中生和5位带队教师汇聚大工,共同经历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导师沉浸式体验、创新实践基地探访、科技动手实践及榜样面对面交流等,有效引导营员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崇尚科学。聚连理·探前沿——接过科学报国的接力棒开营仪式后,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为同学们带来《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政策解读》专题讲座,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工,了解大工;机械工程学院徐志祥教授带来《机械技术的演变:从蒸汽机...
2025.07.27 来源:校团委 -
我校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
7月22日上午,我校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西北院”)校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伯川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张弛、中国电建西北院总经理石立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李钢与中国电建西北院总经理助理郭红彦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我校人力资源处处长丛丰裕、建设工程学院和中国电建西北院等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张弛对石立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中国电建西北院是我国能源电力与水利水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在重大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方面经验丰富。希望双方秉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聚焦水电与抽水蓄能、新能源、水利与生态环境等国家急需领域,深化关键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合作。石立介绍了中国电建西北院的发展概况。他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在土木、水利、能源等学科领域科研实力突出。他期待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整合企业工程实践优势与学校科研创新资源,共同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互利共赢新发...
2025.07.27 来源:建设工程学院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编者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同策划,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访谈栏目,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深入研讨、分享感悟,共同书写好新时代的“强师答卷”。“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之道与新时代教育精神的高度凝结,蕴含内涵丰富的育人智慧、躬耕态度、弘道追求。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要把握好‘铸魂’与‘强师’的内在逻辑。”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将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铸魂是根本,强师是目标。”项昌乐认为,高校教师要继承传统、担负使命,始终把立德作为立业的前提和根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要顺应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提升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础。项昌乐介绍,大连...
2025.07.26 来源:人民网 -
【学在大工】陈诗文:用奋斗搭建青春大厦
“我要做一根不屈服的钢筋,在时代的建筑里坚守初心。”来自辽宁锦州凌海市小山村的满族青年陈诗文,用这句铿锵誓言诠释着自己的大学生涯,凭借对土木专业的赤诚热爱、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在青春的蓝图上搭建起属于自己的“钢铁丛林”。绘就热爱蓝图:扎根土木的赤子之心“土木行业不能消失,土木人更需自强。”面对外界对土木专业的质疑,陈诗文有着异常坚定的信念。2021年从凌海市第一高级中学毕业时,他不顾众人劝阻,放弃热门的自动化专业,毅然将大工土木工程专业列为第一志愿。这份执着源于父亲的影响——作为农民工的父亲常年与石头打交道的辛劳,让他萌生了朴素的愿望:“让像父亲一样的劳动者工作轻松一点,生活好一点。”他深知,这个养活2.95亿农民工家庭的行业,是大国基建的重要支撑。大一结束时,他再次放弃转专业的机会,选择深耕土木领域。在专业道路上,他带领新生参加结构设计大赛,投身“大创”课题、“TRIZ杯”等科创竞赛,用实际行动践...
2025.07.26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