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研究首次提出固—液相微萃取吸附新分离机制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修志龙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萃取吸附分离树脂,通过将离子液体A336和聚苯乙烯骨架一步悬浮聚合,制备出一种兼具萃取和吸附功能的新型微萃取器PS-A336,并首次提出了固—液相微萃取吸附新分离机制和动力学模型,实现了生物基乳酸的高效分离。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生物基化学品的下游分离具有成分复杂、亲水性强、操作繁琐、产率低、能耗高等突出问题。乳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大宗化学品,近年来作为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生产前体,市场需求激增,探索新型、高效的分离提取技术成为发展生物基乳酸的关键。该研究采用一步悬浮聚合法将离子液体A336作为萃取剂与聚苯乙烯骨架共聚,制备出同时具有萃取和吸附作用的微萃取器PS-A336,采用一系列表征方法证实了材料优异的理化性能和微纳米介孔结构特征。PS-A336微萃取器可在短时间内对乳酸进行高效萃取吸附,是原始裸载体的11倍,也是现有报道树脂的最高值。在阐释固—液相微萃取吸附...
2024.11.27 来源:科学网 -
【光明日报】 逐梦深蓝,建设海洋强国
【编者按】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强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本期邀请五位海洋科研与教育工作者,讲述他们逐梦深蓝,为海洋强国攻关不止、诲人不倦的故事。【一线讲述】加强攻关向深海要资源讲述人: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邹丽“混输系统运行稳定,‘长远号’顺利抵达500米水深,海试圆满成功!”在海上进行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试验的一个凌晨,听见对讲机里传来的捷报,我和团队成员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打破了深夜海上的静谧。都说海试是在用生命冒险,不害怕是假的。为了这次试验,我在海上一待就是23天。现在回忆起来,那些紧张时刻还历历在目。深海环境复杂多变,整个输送系统面临着风、浪、流、深海...
2024.11.27 来源:光明日报 -
【科学网】研究人员设计出新型嵌合纳米囊泡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杨君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杨青团队合作,在喷雾型RNA农药递送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设计出一种新型嵌合纳米囊泡,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上。喷雾诱导基因沉默(SIG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非转基因RNA干扰策略,近年来在农业病虫害防控领域备受瞩目。其原理是通过外源喷雾靶向特定基因的双链RNA,触发病原体或植物内的RNA干扰途径,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最终实现杀灭病原体或提升作物抗病能力的目标。基于SIGS策略开发的喷雾型RNA农药具有环境友好、精准靶向、研发周期短、应用场景多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自然环境里,RNA药物极易被降解,而在进入有害生物体内的过程中,会遭遇有害生物体壁或细胞壁屏障的阻挡,且受到生物体内微环境以及降解酶系统的干扰,导致RNA药物稳定性差、递送效率低、诱导基因沉默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稳定负载并高效递送dsRNA药物的载体...
2024.11.27 来源:科学网 -
【中国科学报】钻研20载,他们要给“深海牧场”装“围栏”
直到今天,赵云鹏都很佩服导师当年的眼光。赵云鹏的导师叫李玉成。作为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后的首批本科生,李玉成在母校工作了一辈子。2002年,年已七旬的他将赵云鹏招收为硕士研究生时,已是国内知名的海岸与海洋工程领域专家,但他分配给赵云鹏的任务却是——研究网箱养鱼。“确切地说,是研究如何能让那些在深海养鱼的网箱更牢固。”如今的赵云鹏已是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负责人。他所在的实验室是国内海洋工程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研究范围既包括港口码头、核电站、人工岛堤建设,也包括新型海洋平台结构等。然而,赵云鹏却始终没有放弃导师给定的方向,对着一个个漂浮在海上的“大箱子”研究了20多年。这20多年,他研究出了什么?“有意思”的项目在我国,使用网箱进行海洋水产养殖的历史并不长。虽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大量养鱼户,但当时的水产养殖几乎都集中在海岸边以及潮间带地区。“...
2024.11.27 来源:中国科学报 -
【央广网】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在大连发布
11月23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发布2024年度科技名词审定成果和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天文学、肝病学、档案学、化工、核科学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2万余条科技名词发布,这些词条均由权威专家审定,标明了定义或注释。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将遵照使用。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共计63条,涵盖海洋科技、民用航空、计算机科学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学、编辑出版学、临床医学、测绘学等9个学科领域。由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根据2024年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综合评价推出,揭示了当前学科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同时也作为对科学发展历程的一种记录,反映了一个时期内科学发展的重点和特点。当下热门的“城市空中交通”出现在民用航空研究前沿热点词中,这一学科领域的其他热点词还包括无人驾驶航空器、通用航空、低空经济、普遍安全监督...
2024.11.25 来源:央广网 -
【中国新闻网】低空经济、情感计算等63条词语入选2024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孙自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1月23日发布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包括低空经济、情感计算、非遗国潮、蓝色药库等在内,9个学科领域共计63条名词术语入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供图本次发布共包括海洋科技、民用航空、计算机科学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学、编辑出版学、临床医学、测绘学等9个学科领域,入选63条前沿热点词具体如下:海洋科技10个,分别为深海采矿、海洋热浪、海洋十年、蓝色药库、海洋碳封存、蓝碳、深潜、海洋牧场、海洋酸化、智能浮标。民用航空10个,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无人驾驶航空器、通用航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经济、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亚轨道飞行、国际航空枢纽、低空航行体系安全、安全韧性。计算机科学技术10个,分别是泛在操作系统、事理图谱、算力、具身智能、群智计算、情感计算、...
2024.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大连日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友会与市交警支队开展智慧交通合作,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市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日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友会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智慧交通合作交流会,双方签订共建智慧交通交流合作机制协议,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依托,整合校友科技企业资源,积极参与大连智慧交通建设,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市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会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友会会同大连理工大学的有关专家,经征集、调研、筛选,共选出来自北京、上海、青岛、杭州、宁波等地30余项有关智慧交通项目案例,提供参考。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科技企业就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多个智慧交通领域的项目进行路演,就建设智慧交通一体化平台、数字化城市交通管理与运营服务、智慧交通行业创新、强化科技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等方面建言献策。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友会表示,将充分发挥校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和科技力量,为推动母校及校友企业参与智慧交通建设搭建更多平台,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应用...
2024.11.24 来源:大连日报 -
【中国教育报】管理重心下移的发展追寻 ——大连理工大学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纪实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在做菌株观察实验。大连理工大学供图7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管理重心下移年中汇报会”上,该校33个二级实体单位主要负责人站到了改革的“聚光灯”下,向学校汇报年中关键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半年的完成情况较好,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该院院长卢一平激动地说:“目前,学院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推动改革承受了不少压力,克服了很多困难。但看到改革成功激发了学院的发展动力,大家都感到干劲十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近年来,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不少高校加快了推进综合改革的步伐。大连理工大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所工科强校深入推动以管理重心下移为主线的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以目标责任管理等举措为抓手,持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积极构建新型校院关系。“管理重心下...
2024.11.18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