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网】飞行汽车:开启未来空中交通“新纪元”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系列文章,邀请各领域院士就我国当下热点科技问题给予权威解答,服务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科普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科普力量。#千万IP创科普飞行汽车,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正逐渐变为现实。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飞行汽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这一领域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全过程。飞行汽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当时世界上第一辆飞行汽车诞生。然而,真正让飞行汽车焕发生机的是近15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突破,赋予了飞行汽车新的形态和功能。分布式电驱动和垂直起降技术的出现,使得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可能。飞行汽车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
2024.11.14 来源:光明网 -
【科技日报】专家学者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汇聚智慧
记者11月11日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主办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师生代表共聚一堂,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汇聚智慧。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博士生导师柳建辉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研究员,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宏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丁晓强教授等5名专家学者结合论坛主题作主旨报告。大会发言环节,学者们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文明观的体系构成”“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等方面开展系统阐释。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人员根据主旨报告、大会发言和论坛相关内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质生产力”...
2024.11.11 来源:科技日报 -
【中国科技网】我科研人员设计出用于多感官替代的触觉皮肤电子器件
快速可编程的触觉激励器在社交媒体、游戏、娱乐及生物医学康复治疗中应用广泛,能有效替代或增强人体感知能力。记者8日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该校解兆谦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与美国西北大学JohnA.Rogers教授课题组、黄永刚教授课题组及西湖大学姜汉卿教授课题组合作,发明了一种基于生物弹性状态恢复的无线、低功耗、多刺激模式触觉皮肤电子器件。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用于多感官替代的无线、低功耗、多刺激模式触觉皮肤电子器件。大连理工大学供图该研究通过力-电-磁控制的双稳态及压扭耦合结构力学设计,可实现对皮肤不同深度触觉机械感受器的动态和静态、法向力和剪切力的多模式激励。该可编程多模式触觉激励的皮肤电子器件在视觉、平衡感和触觉感官替代中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解兆谦介绍,人体皮肤中多样的机械触觉感受器能感知并传递丰富的触觉信息。然而现有触觉激励器功耗高、模式单一,仅能激活皮肤中单一类型的机械触觉感受器,且...
2024.11.11 来源:中国科技网 -
【大连日报】东北高校篮球巡回赛在理工大学开赛
双方队员在赛场上激烈角逐。受访单位供图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运球、变向、突破,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抢断、快攻、远投,场上的每分每秒都激动人心。11月8日晚,“安踏杯”东北高校篮球巡回赛暨大连理工大学“工BA”篮球友谊赛在大连理工大学刘长春体育馆火热开赛,大连理工大学主场对战吉林大学高水平男篮代表队。赛前,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东道主,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篮球表演活力四射、热情洋溢,太极与武术表演则体现了刚柔并济之美。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全力以赴、严密防守,以出色的表现回应场边的呐喊与期待。双方你来我往,比分始终交替上升,每一次精彩的进攻和防守都引发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大连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的队员们凭借默契的配合、精准的投篮和出色的战术执行力,在加时赛中以103∶99锁定胜局。本次比赛是大连理工大学第三次举办校际间高水平大学生男子篮球友谊赛,旨在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凝...
2024.11.11 来源:大连日报 -
【辽宁日报】消防日里练消防
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为提升全校师生消防技能,大连理工大学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培训。与传统的消防培训不同,这次培训采用的“消防设施”均由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自主设计制造。“没想到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这么高,好多学生在这排队体验”,负责组织本次活动的学校保卫处老师说。建设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校园建筑图纸进行三维建模,自主编程研发设计学生宿舍真实“火场”环境的模拟疏散逃生软件。学生只要头戴VR显示设备、手持手柄,就可以模拟体验自己在火场中的情景,既能感受到火场逃生的紧张刺激,还能在逃生过程中通过交互方式模拟帮助其他同学逃生。该项目真实还原学生宿舍结构,真实模拟火场火情,学生通过疏散指示标识即可自行逃出火场,充满趣味性的同时,又可以掌握火场逃生知识。在体验处的报火警电话亭吸引了好多学生。这是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编程,编写模拟报火警交互系统,并制作出的模拟报火警电话亭...
2024.11.09 来源:辽宁日报客户端 -
【人民论坛网】突出“五个坚持” 推动“一融双高”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深刻把握高校处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结合点的特殊使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积极作答“教育强国、东北振兴、大工何为、党建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谋划、不断凝聚共识、积极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路径,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卓越发展。坚持战略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学校党委将“一融双高”写入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制定《大连理工大学基层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实施方案》。实施党建强基固本、理论武装导航、组织功能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干部队伍提质增效和考核评价赋能“六大计划”,制定18项举措40项任务清单。召开动员部署会和4次推进会,对基层“一融双高”建设进行调度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形成“一融双高”推进路线图。坚持辩证思维,凝聚思想共识。学校党委引导党员干...
2024.11.07 来源:人民论坛网 -
【科技日报】“00后”学生团队攻克新型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弱难题
11月5日,记者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科技创新团队6名“00后”青年学生,将先进控制理论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具体运行场景,在光伏系统稳定性预测平台方面取得新突破,旨在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弱的难题,有望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化。项目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项目合作专家组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研发成果为我国多家单位提供了智能化稳定裕度预测平台。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等特征的电网架构。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是“双碳”背景下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目前,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的接入使得电力系统稳定性降低,影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落地,限制了新型电力系统走向智能化的进程。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科技创新团队。大连理工大学供图在该校导师的指导下,“00后”青年学...
2024.11.06 来源:科技日报客户端 -
【中国新闻网】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学子助力分布式光伏柔性调控
中新网辽宁新闻11月5日电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科技创新团队的6名“00”后青年学生,将先进控制理论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具体运行场景,同时在光伏系统稳定性预测平台方面取得新突破,助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弱的难题,在国内控制算法和平台辅助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有望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化。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等特征的电网架构。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是“双碳”背景下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目前,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的接入使得电力系统稳定性降低,影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落地,限制了新型电力系统走向智能化的进程。在导师的指导下,“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科技创新团队的6名“00”后青年学生沈琦丰、宋鹏宇、张殿帅等人将科研方向瞄准新型电力系统一线,开始自主设计系统模型。队员...
2024.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