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洲日报】中国和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2024年8月,以“搭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推动中国一东盟区域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一东盟千校携手大会在中国贵州举行。会上,14组“中国一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代表举行签约仪式,交流发展经验,为更深入的教育交流合作擘画方向。目前,该计划已吸引双方1500多所学校参与。“千校携手”助力人才培养"中国一东盟千校携手计划”于2023年12月底启动实施。大连理工大学和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是"结对子”学校。据大连理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珏介绍,自双方开展合作以来,该校已有700余名师生参与各类交流活动,如选派学生参加马来西亚理工大学举办的“加速亚洲绿色发展”暑期营活动、共同举办亚洲低碳国际会议等。王珏表示:"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了团队协作、即兴演讲等多项能力,也加深了对马来西亚社会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交流背景的人才。"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对外与全球关系协调员李秋婷对记者...
2025.04.16 来源:星洲日报 -
【光明日报】大连理工大学打造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数智课堂
“为了持续观测一个关键数据,父亲打了铺盖卷24小时守在实验室……他们为了祖国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的女儿彭洁在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网络成长公开课上,深情讲述彭士禄为中国核动力事业拓荒的事迹,激励青年学生以科技之力捍卫国家安全。4月14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大连理工大学深入挖掘学校校友、师生参与维护国家军事、文化、科技、生态和极地安全的红色资源和鲜活事迹,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媒介,构建虚拟现实场域,通过科技感满满的云端演播室、连线互动的校友嘉宾、仿真再现的成果模型等场景化、互动性的载体设计,为学生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从彭洁女士讲述学校首届校友、“时代楷模”彭士禄院士为新中国核动力事业拓荒深潜,筑牢国家军事安全防线;到中国爆轰高速摄影光测技术研究的开拓人与奠基人、我国第...
2025.04.15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科技日报】小设备破解“大飞机”精密打孔难题
大型运输机、先进战机等高端航空装备内部结构十分紧凑、空间狭小。制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复杂条件下加工近百万个0.02毫米精度的连接孔,将成百上千万个零部件精准连接起来。如何在狭小空间实现复合材料、金属强异质叠层结构的高质量钻孔作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技术难题。长期以来,中国飞机制造的打孔环节多依靠纯人工,而国外早已通过小型加工装备实现了半自动、全自动化生产,产能是我国的5倍以上。面对这一问题,受啄木鸟抓在树干上打洞的启发,大连理工大学一支年轻的学生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振元的指导下,变革加工模式,将固定在地面上的“包容式”加工,变为直接固定在零件上的“在体”加工。这种方法就像啄木鸟一样,可灵巧且智能地完成“打洞”制孔。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解决复杂功能与高精度要求下小型化难、大波动负载下稳定控制难、千种工况精准快速识别难三大难题。团队在相关企业驻厂数月,记录分析加工现场特点,最终找到了突破口,...
2025.04.15 来源:科技日报 -
【辽宁日报】蔚蓝深处
春山暖日和风,辽宁省农科院所属省海科院救助中心的大水池里,斑海豹“小汤圆”正欢快地嬉闹。斑海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冬季洄游至渤海产崽。受海冰、海风影响,部分幼崽会与妈妈失散,“小汤圆”便是其中之一。因为获救那天是正月十五,于是它有了这个可爱的名字。刚来的时候,“小汤圆”胆小,蹒跚,连褪毛顺序都错乱了。身体特别虚弱,需要下胃管输送鱼浆给它喝。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照料,“小汤圆”如期长大,餐盘上的食物渐渐变成了鱼块、冻鱼、活鱼,它学会了游泳、抓鱼……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它重返家园,拥有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4月16日是全国斑海豹保护宣传日,越来越强壮的“小汤圆”,将在近期与4个小伙伴一起被放归大海。据统计,自1992年至今,省海科院共救助441只斑海豹,放归337只。“小汤圆”的故事,是辽宁对于海洋探索的一个小小缩影——不是占有,而是守护;不是征服,而是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我们与这片蔚蓝相拥...
2025.04.14 来源:辽宁日报 -
【央视新闻】“机”发活力 “智”向未来 “两新”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所谓“两新”是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政策进一步加力扩为,消费新活力被激发。智能家电机器人正在加速走进千家万户,工厂里的机械臂使用率也在不断地提高。那么现在,我们的生活因此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对于未来,大家都有怎样的期待呢?
2025.04.13 来源:央视新闻 -
【光明日报】光明时评:AI助推基本公共服务更普惠精准
近期,以DeepSeek(深度求索)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迅速落地多地,并应用于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展示出新质生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力量。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应用场景带来了质的改变。借助大数据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公共服务供给得以突破更多物理限制,更精准对接公众需求,实现协同化、精准化、多样化的服务供给。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高效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公共服务治理主体之间能够快速共享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重复劳动,增强合作基础,促进治理主体的联动化。多地政务服务系统接入人工智能后,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深圳市龙岗区利用DeepSeek部署了区智慧办公系统(OA)“龙小i”应用矩阵,为全区两万多名公职人员提供服务,推动政务工作模式向智能化、协同化、数据驱动化转变。这种联动化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打破了...
2025.04.12 来源:光明日报 -
【中国教育报·头版】精心谋划求实效 凝心聚力树新风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行动为令。教育部直属高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按照党中央部署和教育部党组要求,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奋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宏伟目标,精心研究谋划,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3月14日,教育部召开部党组会议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传达学习中央精神,研究部署直属系统学习教育工作,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扎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3月24日—26日,教育部党组举办...
2025.04.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科技日报】这门课让学生一边减体重一边涨学分
“我希望选修这门课既能帮我做好体重管理,又能实现个人生活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戴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体重管理”训练课期待满满。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近日,大连理工大学面向体质指数(BMI)大于等于30的学生群体开设“体重管理”特色训练课程。该课程设置了连续21天的短期和更长周期的干预计划,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专项学习,搭建包括科学锻炼、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多维度的特色课程平台,提升学生体重管理意识,拥抱健康生活方式。学生线上报名课程后,需要完成包括血压、心肺耐力和情绪评估等内容的课前普查,从而针对性制定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案。在科学锻炼课程环节,学生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连续完成21天有计划、多类型、有针对性的陆上训练和水中训练。其中,陆上训练多采用垫上动作,搭配弹力带、瑜伽球、踏板等运动器材进行;水中训练则包括水中健身操和游泳。运动记录...
2025.04.09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