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召开教师干部大会
7月17日上午,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在主楼一阶报告厅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学校党委关于组建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及调整高等教育研究院建制的通知及相关干部任免决定。党委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代表学校党委对新任职干部提出要求。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伟宣读学校任免文件并主持会议。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打造精品文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组建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独立设置,撤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同步调整相关干部,任命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项昌乐对新一届班子提出工作要求。李伦、张远航、王欢明、杨中楷、李枭鹰分别代表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表示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会后,项昌乐、韩轶与...
2023.07.18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师者如光】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宋永臣教授团队
深耕细作,潜心科学研究。言传身教,践行教学相长。大连理工大学天然气水合物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团队由宋永臣教授领衔,是一支由11位教授、4位副教授、1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自2004年成立以来,团队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深耕,围绕国家碳中和发展战略和洁净能源开发重大需求,长期致力于二氧化碳封存利用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资源开发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创建了二氧化碳封存利用多相传质理论,开发了二氧化碳高效封存与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大力推动了我国CCUS技术自主创新。重视基础训练,倡导德才兼备宋永臣领衔的导师团队注重学生理论功底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可推广、易拓展培养方法为目标,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持续不断适应各类型的学生培养。以能源动力“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为契机,通过本硕课程贯通、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形成坚实的理论功底。另外,团队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
2023.07.18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我校成功承办2023全国网格生成及应用研讨会
7月14日,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计算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23全国网格生成及应用研讨会(简称MEGAS2023)在大连日航饭店盛大开幕,会议为期3天。会议汇聚了美国石溪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260余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空天飞行空气动力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坚强研究员和我校副校长罗钟铉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词。罗钟铉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我校在复杂组合曲面网格生成、复杂流形(非流形几何体四面体)网格生成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格生成引擎MeshGeneV5的网格自动生成直通率处国际领先水平,软件工程学科网格生成团队在复杂拓扑模型上生成高质量...
2023.07.17 来源: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
【学在大工】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博士研究生荣获2023IJCAI青年精英学术大会“学术新星”称号
近日,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几何计算与智能媒体技术团队博士研究生王迪在2023IJCAI(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青年精英学术大会上,从54位青年学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学术新星”称号,仅3人获此荣誉。王迪本次大会分享的报告与多模态图像融合相关,针对现有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难以处理未对齐图像的空间形变,导致融合图像产生边缘重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无监督跨模态“配准-融合”联合方法。王迪还浅谈了该领域的未来的研究趋势。据悉,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主要的学术会议之一。2023IJCAI青年精英学术大会由WAIC组委会与IJCAI-SAIA中国办公室联合筹办,并获IJCAI授权,5位国际顶级AI专家发表主旨演讲,54位被IJCAI-2021、IJCAI-2022收录论文的青年作者现场分享了其论文研究成果及其最新科研进展,600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到场参会。团队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几何计算与智能媒体技术研究...
2023.07.17 来源: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
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挑战赛组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7月8日至9日,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共有4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包括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挑战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余有成,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夏远景、电信学部控制学院副院长王开宇等社会各界专家。会议主要分为“大赛专题分组汇报”和“分组讨论”两个环节。在“大赛专题分组汇报”环节,余有成就大赛的背景、组织架构、特点、进程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总结分享了赛事现阶段的情况。随后,各专家代表就各专项赛进行了汇报交流,并进行了分组研讨,讨论了测评标准及专家评审、宣传推广、创业培训及产业赋能等议题。在分组讨论环节,测评标准及专家评审组就制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技术测评团体标准及检测认证方法、审议确定评审规则及推荐评委名单、讨论确定评审组考核任务及分工、制定省赛一等奖对接“吴文俊奖”会评政策等议题进行...
2023.07.15 来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
【师者如光】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宁德志教授
厚植海洋情怀,秉持报国志向。建设工程学部宁德志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和海洋能高效开发研究,秉持科研支撑教学、理论铸魂育人理念,带领学生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热潮,取得丰硕科教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辽宁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等荣誉。言传身教传承科研报国之志青年强,则国家强。宁德志深知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他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将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融入海岸和海洋工程专业知识中,将思政大道理讲出青春奋斗真味道,把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学生心中,引导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所学专业亲近感,并提升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素养。通过个人科研成长的经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科研角色,引领年轻一代...
2023.07.14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思想·促发展】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7月12日下午,学校在中心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党工委、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项昌乐主持学习,传达领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意义、方法路径,发挥大工特色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利用好相关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学科化研究,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铸魂育人,进一步推进“三进”工作,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紧密结合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抓课堂育人实效,培育有影响力的教学成果。他强调,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要虚功实做、久久...
2023.07.13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大工学子在辽宁省第十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再创佳绩
近日,辽宁省第十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沈阳圆满落幕。本次年会以“奋力振兴新突破、创新创业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省59所高校的师生共聚一堂,交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我校喜获年会特等奖6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获优秀学术论文7篇、最佳创意项目4项、最喜爱展示项目3项、优秀创业推介项目1项,14位指导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我校推荐的所有作品全部获奖,学术论文连续4年作为优秀年会论文代表在闭幕式展示交流。本次年会经过学校推荐申报、专家组初评、省创指委专家复审、会审等环节,共有457项作品入选年会进行现场交流和展示,代表了全省各高校最新最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王芳菲副教授指导、本科生朱幸佳撰写、张竞文汇报答辩的论文《网络舆情传播耦合演化机制研究》获年会特等奖,并作为优秀学术论文代表在年会闭幕式以主题报告形式展示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参加省大创年会,同学们感受到不同课题项目研究的魅力,开...
2023.07.12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