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国有我·实践有为】火热暑期,4000多名师生奔赴全国各条战线参加实践!
“大学与小村,这是一场关于振兴的‘双向奔赴’”,在“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来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桃源村,共同学习浙江发展经验。“有了高校人才助力,无疑将为我们带来发展新动能,为进一步推动村强民富添了‘一把火’。”桃源村党总支书记王仲达表示。这是大工师生投身火热实践的一个缩影。这个夏天,全校共480余支实践团,近4500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践,立项团队数较往年增长52%,参与人数增长42%。学校团委坚持问题导向、科技导向、品牌导向,设计“理论学习教育团”“科技创新报国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国情社情调研团”“走进名企观察团”五大专题,倡导每一支实践团完成“阅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展一次实地现场调研、举办一场集体讨论、干好一件有益实事、讲述一个生动故事、发出一次大工声音、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的“七个一”行动,让实践过程“更务实”。“在中国科学院沈...
2023.07.22 来源:校团委 -
【央视新闻】遇见中国·学在大工|阿尔及利亚友人拉布拉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潜力大 发展机会多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7月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阿传统友谊深厚,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彼此支持。而这种友谊和支持,对于正在大连理工大学留学的博士生拉布拉克来说,也非常熟悉和亲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尔及利亚友人拉布拉克•穆拉德“遇见中国”的故事。阿尔及利亚友人拉布拉克•穆拉德六年前,拉布拉克•穆拉德远渡重洋,从阿尔及利亚港口城市奥兰来到中国大连攻读博士学位。在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他的科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文也说得越来越流利。拉布拉克:“我在阿尔及利亚住在奥兰,奥兰也是跟大连差不多,就是一个海边城市。所以我喜欢去海边,大连我喜欢的地方有星海广场、老虎滩海洋公园、东港,这些我都经常去,那边很多地方可以游泳...
2023.07.2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成立揭牌仪式
7月21日上午,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厚德楼前举行。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两个学院党政班子成员,院系师生代表参加仪式。揭牌仪式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陈家晶主持。人文学院院长李伦、党委书记张远航共同为人文学院揭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欢明、党委书记杨中楷共同为公共管理学院揭牌。韩轶代表学校向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表示祝贺。他强调,两个学院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学校打造精品文科的实践和探索,优化学科布局的决心和行动。希望两个学院把握机遇,团结师生,汇聚合力,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创新发展、加速发展,实现学科发展新跨越,为繁荣大工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贡献。李伦表示,人文学院将遵循“大工人文、人文大工”的八字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数字人文”,潜心打造精品文科,走出一条建设具有大工特色的一流人文学科的新路。王欢明表示,公共管理学院将从坚持“学科跨越式发展...
2023.07.22 来源: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
【学在大工】桑梓情深 朱国怀校友再助母校资助育人
近日,香港元盛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校友会第三届会长、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1952级校友朱国怀向我校捐赠200万元,为“朱国怀助学金”注入善款。这是该项目自2015年设立以来,朱国怀校友的又一次深情反哺。“朱国怀助学金”由朱国怀校友于2015年捐资百万设立,旨在帮助我校化工学院品德优良、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朱国怀助学金”是我校基金会第一笔留本基金项目,设立至今累计资助60名学生共计36万元。本次捐赠更是将资助人数由原来的每年10人提升至15人。今年4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方伟率团访问香港,国内合作与联络处处长杨克旭等一同随行拜访了朱国怀校友,深切地表达了母校对他的关心关怀,并感谢朱国怀校友一直以来对母校育人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在港校友的团结与帮助。朱国怀校友表示,多年来自己一直怀着谦卑、感恩、饮水思源的心情,感谢母校的培养和鼓励,正是母校给了自己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2023.07.22 来源:校友工作处 -
郭旭教授当选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ISSMO)副主席
2023年7月20日,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StructuralandMultidisciplinaryOptimization,ISSMO)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宣布了新一届执委会(ExecutiveCommittee,EC)成员名单,我校工程力学系主任郭旭教授将在新一届执委会中担任副主席。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ISSMO)旨在推动结构与多学科优化的前沿研究、工程应用以及国际合作,是结构与多学科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我校程耿东院士曾先后担任ISSMO副主席和主席。郭旭教授的当选表明我国在结构优化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持续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郭旭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他长期从事计算力学、结构优化和固体力学研究,曾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成果被成功应用于“祝融号”火星车、新一代载人飞船等重大装备研制。还曾获全国创新...
2023.07.21 来源:工程力学系 -
人工湖正式开工
7月19日上午,学校人工湖开工仪式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山,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方伟,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广涛,副总经理王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建出席仪式。捐赠校友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仪式由基建处处长李昕主持。姚山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人工湖的建设工作,全校师生、各界校友对人工湖也充满了期望和憧憬,要突出安全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强化优质服务,全力以赴、通力配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为“三大工程”建设、为学校“加速卓越”增添助力。仪式上,国内合作与联络处处长杨克旭报告人工湖捐赠情况。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建代表承建方发言。校领导姚山、朱方伟,校友代表董长海、潘晓华、安玉杰、李刚,承建方代表张广涛、黄建共同上台,倾倒象征“海纳百川,汇聚英才”的干冰杯,朱方伟校长宣告学校人工湖正式开工。仪式最后,在场嘉宾一一将对人工...
2023.07.2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在纳米反应器设计和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化工学院陆安慧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内热外冷”模式的多功能纳米反应器,在磁场的诱导下可实现近室温/近常压条件下(40℃,3bar)多种α,β-不饱和醛酮的高选择性(>98%)加氢。相较于传统方法(图1a,b),该种纳米反应器可将高温高压“约束”在“纳米反应空间”内(图1c),从而实现宏观尺度下催化过程的温和转化,而采用传统方法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120℃,30bar)才能实现同样的转化效率。这项工作是对传统催化剂加热方式革新的一次探索,为温和条件下的有机催化转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催化剂的多功能纳米化集成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以“Nanoengineereddesignofinside-heatinghotnanoreactorsurroundedbycoolenvironmentforselectivehydrogenations”为题发表于影响因子为29.4的国际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图1传统“由外向内”加热催化剂、传统磁热催化剂与具有热约束功能的“内热外冷”纳米反应器的对...
2023.07.20 来源:化工学院 -
【学思想·促发展】钟万勰院士与“85后”教师共话责任与担当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主题教育和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一融双高”有效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打造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排头兵、先锋队,7月14日,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党委举办第一期“对话大师”活动。本期活动邀请了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钟万勰作主题分享。学部部长李刚,党委书记刘刚,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刘越及17名青年教师参加活动。刘刚主持活动。会上,钟万勰以“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题面向青年教师作主题分享,从《力-功-能-辛-离散:祖冲之方法论》《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的编写出发,结合自身的科研、教学经历,讲述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党中央鼓励的、国家需要的就是我们的方向”“要对得起这个崛起的时代”。在提到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选择与人才培养目标时,他指出,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
2023.07.18 来源: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