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者如光】于晓洲教授专访:“连理”升空 OpenHarmony开启国产卫星系统星辰大海
编者按:5月10日,由我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近日,新华网对“大连1号—连理卫星”总指挥、我校航空航天学院于晓洲教授进行专访报道,全文如下: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郑伟)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实验室里,于晓洲说:“作为大连理工大学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同时也是辽宁省设计研制的第一颗卫星,其承载的新技术是一次机遇与挑战。”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搭载下,扶摇而上奔赴空间站,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卫星,是我的满腔热血与不遗余力”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任务是与大连理工大学的7.3mX频段地面测控站进行配合,实现任务上行和数据下行的测控操作,主要开展低成本亚米级高分辨率...
2023.09.08 来源:新华网 -
2023年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年度影响力人物、年度人物现场推选展示活动及颁奖典礼在我校成功举办
8月28日至29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2023年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年度影响力人物、年度人物评选现场推选展示活动及颁奖典礼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张秀丽,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大连地区部分高校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出席颁奖仪式。仪式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胡承波主持。会议强调,全省辅导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育人初心、淬炼过硬本领,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会议要求,全省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热情服务奉献、发扬创新精神,把个人理想追求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所学所感化为实际行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带着敢为人先、敢于...
2023.09.07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武装部) -
【创新在大工】经济管理学院苏敬勤教授等在国际顶级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发表研究论文
日前,由苏敬勤、高昕、JustinTan共同撰写的论文“PositioningforOptimalDistinctiveness:HowFirmsManageCompetitiveandInstitutionalPressuresunderDynamicandComplexEnvironment”在国际顶级期刊”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线发表。该论文是经济管理学院苏敬勤教授团队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平台企业治理研究(21&ZD134)”中的阶段性成果。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一致性和差异化需求,才能实现最优区分(OptimalDistinctiveness)。这一核心悖论处于制度理论和战略管理的交叉领域并引发了大量研究,进而涌现出一些相互矛盾的研究分支。立足于合法性和独特性间此消彼长的对立假设,早期研究首先提出了“平衡观”,即认为企业追求适度的独特性将会获得最佳绩效。相反,“取舍观”的出现则要求企业在强一致性或强差异化之间做出明确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而“阈值观”作为第三种研究观点,打破了合法性和独特性间的对立假设,提出一旦跨...
2023.09.06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
【师者如光】从教40年!大工宝藏老师们的寄语
四十年教龄记录着他们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点点滴滴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策划:赫铭,执行策划:王增强、宋思佳,设计:王德丞、唐海全、吴芊楠,校对:于舒雯、常思萌)
2023.09.06 来源: -
【师者如光】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王晓放教授
担任导师24年,她始终把“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工作期间获得辽宁省科教文卫系统五一巾帼先进个人、大连市优秀女职工等称号。在广袤的学术天地,她深耕动力机械与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领域,作为主要完成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本科生教学成果一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从人才培养到科研创新,她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谱写着卓越篇章,她是能源与动力学院王晓放教授。科研舞台创新征程在科研创新方面,王晓放默默耕耘的身影总能出现在实验室中,从高端能源动力装备设计到性能优化,从能源装备在线监测到翼型仿生技术,每一个研究方向都代表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作为项目负责人,她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专项课题、工信部海洋专项课题、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课题,以及中船集团、中航发集...
2023.09.05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大工欢迎你】“连接理想·共赴卓越”集中入学教育开启2023级新生“求知路”
9月1日至3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启新生集中入学教育。今年的入学教育以“连接理想·共赴卓越”为主题,引导新生厚植家国情怀、传承大工精神、勇当复兴重任、积蓄奋进力量。本次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合理统筹本研新生两大群体,根据本研新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主题报告。入学教育报告会通过网络进行同步直播,一校两地三区的本研新生在线上线下共同参会。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以《做一名追求卓越的大工人》为题,为新生带来院士“第一课”。他以“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引入,引导新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融合,努力成长为时代的引领者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讲述学校老一辈的先进事迹和个人奋斗成长历程,他鼓励新生不断优化学习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磨砺自身、传承红色基因。他对新生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希望新生努力成长为具有担当奉献意识、时间管理能力、创新合作意识、良好运动习惯、格局大、视野...
2023.09.04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大工欢迎你】青春无国界 连理新相约
编者按:2023年秋季学期,大连理工大学共录取50个国家的382名留学生新生。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求学经历和故事,但都怀抱对中国的热爱,对大工的向往,这份热爱牵引着他们从世界各地相聚于此。让我们跟随几位留学生新生的脚步,踏入大工校园,通过与他们的深度对话,记录青春与热忱,畅谈理想与未来,一览精彩纷呈的“连理世界”。以梦为引逐梦而来之前我了解了很多中国的大学,对大连理工大学的国际声誉、学术氛围和研究成果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使我坚定地辞去迪拜的工作来到这里攻读博士学位。我希望在大工的日子里,能够获得结构工程领域丰富而扎实的知识,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重返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并把在这里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我的朋友和同事们,为巴基斯坦的道路工程建设尽绵薄之力。建设工程学部结构工程专业巴基斯坦籍博士生——郭穆苏(MUHAMMADSUMAIRGHOURI)我叫艾瑞达,来自委内瑞拉,是生物...
2023.09.04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 -
【校友风采】万立骏校友当选为中国侨联主席
中国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日在京召开。会议通过全委会选举办法,全委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中国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校友档案:万立骏,1957年7月生,1978年-1982年(1977级)在我校金属热处理及设备专业学习,1987年获我校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23.09.03 来源:校友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