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者如光】辽宁省优秀教师:康仁科
【师者寄语】“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守初心,践使命,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倾情助力每一位学生逐梦追光。“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科研工作者,应严谨求实,专注坚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重点解决“卡脖子”难题,致力于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康仁科报科技强国之志,守立德树人初心。机械工程学院康仁科教授,从教32年来,始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躬耕科研,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培育学生,长期致力于半导体制造技术、难加工材料精密加工技术等方向研究,负责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拥有专利百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诸多荣誉,并获得2023年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从教以来,康仁科始终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兢兢业业奋斗在教学岗位。在课堂中,他以国家战略为教学导向,引导...
2023.09.28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 “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
9月23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35周年庆祝大会暨研究会九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在湖北宜昌召开,大会公布了“第七届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检查与评估结果”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根据期刊质量检查与评估结果,此次活动最终评选出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95家、“精品社科期刊”120家、“优秀社科期刊”142家、“质量进步社科期刊”62家,其中前两个层次的期刊将入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目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此次获评“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是继2014年“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2019年“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后获得的又一荣誉,说明了《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得到了学术界与期刊界的高度认可,也说明了《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办刊质量上稳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学报编辑部将以此荣誉为契机,坚持...
2023.09.28 来源: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9月27日上午,学校在主楼中心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辽宁省、大连市有关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党工委、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项昌乐主持学习并以《遵循指引坚定不移在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再建新功》为题作中心发言。他指出,要充分认识、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他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发展时与势的重大判断,主动融入东北全面振兴大局,乘势而为、加速卓越。项昌乐强调,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部署,结合学校工作,聚焦创新、开放、人才、党建四大方面重点贯...
2023.09.27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创新在大工】机械学子亲手设计制作出首架国产小型管风琴
“我的音乐原理是机械老师教的”这一幕在我校真实上演。“我的机械老师带着我们设计制作出了首架国产管风琴。”日前,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同学们运用课堂和工程训练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设计、制作出首架国产管风琴。作为所有键盘乐器的“祖先”,管风琴可演奏出上百种音色,音域可达人耳听力极限,被誉为“乐器之王”。1877年电话发明问世之前,管风琴被誉为“人类制造的最复杂的机械”,因为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充满了机械传动与控制装置,被称作“艺术与机械的完美结合”。目前国内暂无研究和制造管风琴的团队,国内剧院、音乐厅等场所使用的管风琴均为国外进口,并且价格不菲,维护成本高。机械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小虎副教授注意到这一领域后,便在学院发起成立了“雅颂风琴工坊”。工坊依托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建设,陆续吸引到20余名本科生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利用课堂上学...
2023.09.27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一融双高】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作为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主动投身学校“一融双高”建设,充分发挥“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全校最早设立学科的深厚历史底蕴,积极探索“党建+科研”试点建设,通过领导班子“领题攻坚”、党支部“领航卓越”、党员“领雁示范”的“三领”行动,促进学院党委对科研工作引领力、组织力、感召力“三力”提升,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成果产出基地。领导班子“领题攻坚”强化党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引领力强化学院党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坚强引领,将“布局学科方向”“打造机械+X协同攻关团队模式”“加速推进成果转化”作为重点攻坚任务,擘画发展蓝图。学院党委常态化开展“一融双高”事业发展研讨会,通过广泛调研、梳理剖析,确立学院科研工作的4个重点学科方向、2个前沿学科方向、15个研究方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
2023.09.27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机械工程学院 -
【学在大工】陈长汶院士做客大工 漫谈人工智能时代的成才素质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9月22日,学校团委联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Fellow、香港理工大学视觉计算讲座教授陈长汶院士做客“百川讲堂”第229期,带来《漫谈人工智能时代的成才素质》主题讲座,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未来技术学院等多个学部(学院)的近400名青年学生聆听报告。从ChatGPT的交互逻辑引入,陈长汶院士启发学生人工智能虽算力超群,但无法取代人类进行创新。创新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人才特征,它的动力源于“从无到有”的需求,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来维持生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才更需要创新精神,需要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创造新知识,造福全社会。陈长汶院士将人工智能时代的成才素质凝练为“扎扎实实、胸怀广阔、善于表达、工于交流、勇于探索、高瞻远瞩”六方面。面对研究工作,不仅要扎实于理论基础...
2023.09.27 来源:校团委 -
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学典礼举行
9月24日,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学生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学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贾振元,精细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副校长张弛出席典礼。未来技术学院、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部、汽车工程学院负责人以及各交叉学科部院教师,教学改革团队,专业导师,思政导师,学院2023级全体新生,家长代表参加典礼。贾振元在致辞中对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对家长们多年的培养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成立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两个大局”出发,为回答好“强国建设、大工何为”的时代命题,统筹考虑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等作出的决策部署。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党和国家事业输送能够引领未来的科学巨匠、技术精英、行业翘楚、治国栋梁,是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创新探索。贾...
2023.09.2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教育部官网】大连理工大学强化有组织科研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日,教育部官网以《大连理工大学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题对我校科研工作简报进行推介,原文如下:大连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锚定目标、前瞻布局,加快推动科研模式改革,集聚力量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科研系统规划。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出台《“十四五”科技创新20条》,围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等目标,努力构建有组织、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组织模式。深化“科研特区”体制机制改革,将学校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碳中和研究院、先进智能研究院等学科交叉研究机构设...
2023.09.26 来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