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锻造新优势】学校新增5个本科专业 获批全国首个智能分子工程专业
4月22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布最新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大连理工大学成功获批全国首个智能分子工程专业,以及临床医学、未来机器人、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共五个新专业。智能分子工程专业智能分子工程专业是物质创造领域走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变革性新专业,涉及新材料、精准医疗、能源转型、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专业注重分子结构的创新和智能化设计,实现新物质的功能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从而实现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灵敏检测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创造,推动相关高端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智能分子工程专业设置以合成制造(Make)、精确测量(Measure)、模型计算(Model)为主线的“3M”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分子设计策略以及制造技术、分子开关、分子增感、分子染料、分子催化、分子生色等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兼具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与AI技术的创新人才,服务智能...
2025.04.22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
【学习进行时·新华网】让这方净土充盈新风正气——中管高校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段时间以来,各中管高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大连理工大学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特点侧重安排学习内容。例如,学生党员重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教师党员立足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开展学习;机关党员学习教育与机关作风常态长效提升专项行动统筹起来,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执行能力和服务精神。原文链接:https://www.news.cn/politics/20250422/dd1d0c19261d4166a0aa4717fcddd3d2/c.html(原文编辑时删减
2025.04.22 来源:新华网 -
【建校76周年】一校两地三区 8500人共赴马拉松之约
4月19日,比亚迪·中国青年跑大工站暨大工校园马拉松在我校三个校区同时鸣笛起跑。8500名校友、师生齐聚大工校园,为建校76周年热烈助跑。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曹曦,副校长李成恩、罗钟铉、康旭东,总会计师冯宝军,校长助理占敬敬为三个校区比赛鸣笛,并参加助跑。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康旭东为开幕式致辞。他表示,学校始终重视体育教育,发挥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挖掘体育多元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师生体质健康水平。近年来,学校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特色运动项目,形成了“在大工、爱运动”的良好氛围。热身后,参赛者全员进入赛道。竞赛组、健康跑组依次出发,迎接4.15公里长度的挑战。曹曦、康旭东分别为竞赛组男女组前三名颁奖。大会为所有完赛人员发放奖牌8500块。赛前,学校组织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对比赛流程、人员安全、比赛秩序、医疗站点等情况做了详细的部署,保障比赛有序、顺利、安全地完赛,共同推进学校校园体育文化...
2025.04.22 来源:体育与健康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
【学习进行时】学校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4月16日下午,党委书记项昌乐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的作风全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为题讲授专题党课,对学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部署。项昌乐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教育是关键之年的关键之举,是凝聚人心、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治本之举,是以好作风凝聚事业发展强大力量的战略之举,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一流大学加速卓越、建成教育强国的务实之举。他表示,自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抓作风建设,学校政治生态和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本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查找问题、开展整治,对学校作风建设作进一步体检和筛查。要通过全面整治和专项查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实现作风大转变,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新优势锻造和“353工程”任务落实落地提供坚强作...
2025.04.21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学在大工】我校学子获2025年纽约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团体一等奖
纽约时间4月17日下午,联合国总部会议大厅再传捷报。我校第十五届纽约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参赛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荣获2025年纽约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2025NMUN)团体一等奖(OutstandingDelegationAward)及两项最佳立场文件奖(OutstandingPositionPaper)。本次大会参赛队伍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72个代表团的5500余名大学生参赛。本次纽约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于4月13日至17日在纽约举办,大会设专门评审团,根据各代表团参与委员会的表现、贡献及成果等综合评选出获奖团队。经大会组委会指定,此次我校代表团代表斐济参会,与会期间的表现得到组委会和各国代表一致好评,成为获此奖项的亚洲唯一高校。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第十四届代表团的学生领队、外国语学院史颢玉同学在此次大会担任第一委员会主席职务,创造了我校学生在纽约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团任职的先例。闭幕式结束后,代表团还拜访了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学习中国优秀外交官的实践经...
2025.04.21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
【学在大工】奥运冠军李晓霞做客“百川讲堂”分享体育经历 传递国球奥运精神
4月18日,乒乓球全满贯得主、奥运冠军、中国乒乓球队女队原队长、霞旅公益发起人李晓霞做客“百川讲堂”第271期,带来《国球之光耀辽沈,霞旅大连理工大学站》主题讲座。副校长康旭东,校团委、体育与健康学院、霞旅团队的教师代表,各学院、各书院的青年学生以及百川会员共计3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没有天生的冠军,只有把伤疤磨成茧的坚持。”讲座中,李晓霞微笑回忆起自己的训练生涯:从7岁被教练“拖”着进训练场,到14岁斩获全国冠军;从10岁孤身赴山东训练,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惊天逆转夺冠。她坦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个挫折都是成长的勋章。”李晓霞同时分享了她对国球精神、体育精神的理解,她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鼓励青年大学生应心怀梦想、敢于拼搏、不言放弃、努力奋斗。教育离不开体育,它强健体魄,更强大内心。从竞技场转战高校讲台的李晓霞,如今更关注体育的普惠价值。她发起“霞旅公益计划”在贵州山区搭建移动球台,为山区儿童提供...
2025.04.20 来源:校团委 -
【创新在大工】力航学院团队突破连续型机器人末端位置—姿态协同精准跟踪控制技术瓶颈
近日,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彭海军教授团队,在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绳驱张拉连续型机器人的位姿跟踪控制”(Positionandorientationtrackingcontrolofacable-driventensegritycontinuumrobot)在机器人专业顶级期刊《IEEE机器人汇刊》(IEEETransactionsonRobotics,TRO)上发表论文。这是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在该期刊上发表的首篇学术论文。该研究通过建立绳驱张拉连续型机器人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末端轨迹跟踪瞬时最优控制方法,率先突破了连续型机器人末端位置-姿态协同精准跟踪控制技术瓶颈。彭海军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团队的助理研究员李飞为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谷国迎教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王永青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杨浩为共同作者。连续型机器人因自身细长结构特点和连续大变形能力,具有出色的狭小环境适应性和人机交...
2025.04.17 来源: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
【师者如光】卢玉峰:深耕数学沃土四十载 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根”
四月风暖,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春意渐浓。在数学科学学院五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卢玉峰教授轻拿起一本1982年版的英文数学教材翻看着。书页泛黄卷边,扉页上的签名已模糊难辨,唯有页间密密麻麻的公式推导与彩色批注,记录着主人40载春秋的耕耘。它的主人卢玉峰轻抚书脊笑道:“当年用5毛钱淘来的宝贝,可没想到它会陪我从青丝到白头。”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学作为“科学之母”的价值愈发凸显。这位坚守数学讲台40载的学者,用毕生实践诠释着基础学科的深层意义。从“三活教学法”的创新到“华罗庚班”的开拓,从课堂板书到学科建设,他以数学教育为支点,撬动着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深层命题。在三尺讲台重构知识生命力“数学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造思维方式。”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卢玉峰展现出数学教育者的清醒。4月17日,见到记者到来,卢玉峰打开了数学教学的话匣子,向记者娓娓道来。他认为,在算法替代计算...
2025.04.17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