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大连理工大学:探索理论学习新机制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网大连6月8日电大连理工大学把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积极探索践行“四横三纵”串并联学习新机制。据介绍,在纵向上,该校坚持集中学习和全过程自主学习相结合,推动“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串联学。在横向上,该校针对学生、教师、机关干部、离退休党员四大群体分类并联,全面覆盖学,以原原本本学、专题研讨学、教育培训学、党课宣讲学、支部组织学、分类指导学、辐射带动学“七学”举措,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该校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发挥微党课“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优势,来自学校专任教师、实验技术、机关管理、组工系统、学工系统及学生党员队伍的10组选手联系实际、立足岗位进行讲授,运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话身边人、道身边事,传播奋进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师生党员们在学后讲、在讲中学,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引导全校党员、...
2023.06.08 来源:新华网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首次招生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成立于1949年4月,是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工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449人,专任教师304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1018人,副高级133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5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3人,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121人。人民网:学校优势和特色专业有哪些大连理工大学:学校以理工为主,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
2023.06.07 来源:人民网 -
【中国教育报】高校与数字经济建设怎样实现双向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称其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广大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科研范式转变深刻影响高校科研过程数字技术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相互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和其他通信技术的传播,一批新兴学科建立起来。新技术和新学科的建立对所有领域的科学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促进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此,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结合得更加紧密。比利时哲学家吉尔伯特·霍托伊斯首次将新科研范式下的科学活动称为“技性科学”,随后在国际上被广泛传播。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要求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要深度融入企业科技创新。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数字化技术出现前,科学研究以...
2023.0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央广网】现场做实验!校园嘉年华热闹上演
央广网大连6月5日消息(记者于芳菲)6月3日,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二届嘉年华欢乐开启。校园内熙熙攘攘,到处洋溢着欢乐、炫彩、昂扬的氛围,科技、文化、美景、美食的交融碰撞,展示出高校毕业生特有的朝气与活力。校园内熙熙攘攘(央广网发大连理工大学供图)学子们在展板上画图留念(央广网记者王松摄)校友参观(央广网记者王松摄)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内,长7.4米,宽2.4米的嘉年华大蛋糕前排起了长队,这个用4300斤鸡蛋、700斤面粉、400余斤牛奶制作的大蛋糕可供万余人共同享用。本次嘉年华设置了“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三大主题展区,全面展示学校建设成就、科研成果、校园文化等,用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特色涵育高品质大学文化,以此彰显学校魅力,推动学校发展。实验展示(央广网发大连理工大学供图)科创项目展示(央广网发大连理工大学供图)据介绍,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嘉年华是学校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自2009年举办以来,以“凝聚爱校...
2023.06.05 来源:央广网 -
【科学网】 研究人员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提出新视角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波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卿光焱研究员,东北大学高慧玲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目前,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病理标志是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以及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其中,Aβ聚集被认为是引起阿尔兹海默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物存在对靶点的抑制效果差、无法跨越血脑屏障和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特点,使得此疾病的治疗一直陷入僵局,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疗法。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因具备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和不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基于细胞外囊泡的疾病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涌现。本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人源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来抑制Aβ肽聚集,从而治疗阿...
2023.06.02 来源:科学网 -
【中国新闻网】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上提出新视角
中新网辽宁新闻6月2日电(方玉田于舒雯)记者2日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波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卿光焱研究员、东北大学高慧玲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视角。该研究成果在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物存在对靶点的抑制效果差,无法跨越血脑屏障和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特点,使得此疾病的治疗一直陷入僵局,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疗法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作或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研究指出,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病理标志是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其中Aβ聚集被认为是引起阿尔兹海默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因为有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不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等特点备受关注,基于细胞外囊泡的疾病治疗方法也在不...
2023.0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光明日报客户端】大连理工大学举办“心有所信 同题共答”师生讲演会
为强化“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全方位展示师生串并联学习成效,教育引导学生爱校报国、矢志担当,日前,大连理工大学举办师生串并联学习讲演会,一段段鲜活的事迹,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得现场掌声阵阵。讲演会上,师生们围绕科技强国、立德树人、坚定信仰、服务人民等主题展开讲演。年逾耄耋仍奋战在育人一线的老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科学家、思政班主任、专业班主任、辅导员等优秀教师代表与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奉献、就业创业、文体才艺、社会工作等各领域卓越发展的本硕博优秀学子同台,结合党、国家、学校发展历程与师生奋斗故事,生动回答“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我要守护什么”“‘吃苦’值不值”“‘同心圆’到底有多大”“‘科研之路’怎么走”“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展示教师群体领学范学、学生骨干研学带学、普通学生广学融学的三级串联学习和师生不同群体、班团、支部、教研室不同组织同题共学、同题共答...
2023.05.26 来源:光明日报 -
【人民日报客户端】大连理工大学以赛促学: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太感动了!选手们讲授的微党课让我备受鼓舞,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苦、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看到了新时代大工人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攀科研高峰的担当,我们也要不忘初心、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日前,大连理工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微党课大赛火热开展,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引发全场阵阵掌声。本次大赛注重教育载体创新,从“学”向“讲”延伸。来自学校专任教师、实验技术、机关管理、组工系统、学工系统及学生党员队伍的10组选手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东北振兴、辽宁振兴战略布局,“双一流”建设等与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联系实际、立足岗位进行讲授。在十分钟的时间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运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话身边人、道身边事,传播奋进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3.05.26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