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多尺度浸入式打印实现“大小通吃”
图为利用多尺度浸入式打印策略打印的异质人类眼球结构。受访者供图◎实习记者于紫月“嗡嗡嗡……”30厘米见方的操作台上,一根3D打印针头扎进透明“果冻”中,针口处不断挤出一根“红线”,在“果冻”中沿着电脑规划好的路线来回移动“作画”。当针头自下而上移动到“果冻”上端时,只要按下暂停键,再将一层新“果冻”叠加到旧“果冻”上面,针头又开始“画”起来。最终,一颗高约6.5厘米的红色心形3D模型被仅有1.27厘米长的小针头精准打印出来。近日,正在美国内华达大学交流学习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张诚在视频连线中,向记者展示了浸入式生物3D打印技术。“我们用的‘红线’,是可以模拟细胞外环境的水凝胶生物材料。它有一个很形象的名称,叫‘生物墨水’。”张诚解释,这种利用生物墨水打印生物器官或组织的浸入式打印技术,是生物3D打印的重要分支。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丹阳告诉记者,以往浸入式生物3D打印技术,只能用小针头...
2024.04.30 来源:科技日报 -
【中国科学报】研发阻燃又抗冻的准固态电解质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丹宁)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董旭峰与黄昊合作,在先进宽温域、高安全性复合准固态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能源存储材料》。传统液体电解质面临诸多挑战,如易燃、泄漏以及有限的工作温度范围等,阻碍了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发展。准固态电解质(QSE)有望克服这些局限性。水凝胶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离子传导性、灵活性、功能性以及低成本和环境兼容性,是理想的QSE材料,但也存在较窄的电化学窗口、较低的机械强度以及易冻性等问题。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叶脉叶肉”结构准固态凝胶电解质的创新设计与制备。灵感源于天然材料——树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网络充当“叶脉”,提供有力的支撑与抗穿刺性;利用紫外线固化技术,在纳米纤维的外层原位生成CG-PAM双组分凝胶涂层,形成“叶肉”结构。研究获得的QSE具备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功能性,特别是阻燃性与抗冻性显著提高。这种QSE材料展示出优异的阻燃性、宽电化学...
2024.04.29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中国教育新闻网】大连理工大学:拥抱“书式”生活,以书为友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刘玉通讯员王增强)“读书延伸了精神的快乐!”“读书让我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尚友”读书会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分享读书感悟。“尚友”读书会,取名自孟子“尚友古人”的概念,2019年成立。“这是一个可以真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讨论中看清自己也看见别人,在学习中进步。”“尚友”读书会成立5年多来,有300多名热爱阅读的学生先后加入其中,成为读书会的“常客”,拥抱“书式”生活。他们中有本科生、研究生,有教师和毕业校友,大家共同相聚图书馆“深阅读”,与《路遥传》作者厚夫教授一起读《平凡的世界》,与物理学教授共读《三体》,与中文系老师共读《围城》,甚至二论《红楼梦》、三议《人生》,以书为友、以书会友。甚至,毕业后的学生在工作之余,时常返校参加阅读活动。在大连理工大学,还有海边读书会。青年学子们围坐于沙滩,齐诵“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为那...
2024.04.2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光明日报】大连理工大学:让书香浸润校园
“读书延伸了精神的快乐”“读书让我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大连理工大学“尚友”读书会的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再次相聚、分享读书感悟。“这是一个可以真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讨论中看清自己也看见别人,在学习中进步。”已加入读书会5年的钱坤同学介绍自己喜欢这里的原因。“尚友”读书会,取名自孟子“尚友古人”的概念,2019年成立。在5年多的时间里,300多位像李春伟一样热爱阅读的学生先后加入其中,成为读书会的“常客”。他们中有本科生、研究生,有教师和毕业校友,每周相聚图书馆“深阅读”,与《路遥传》作者厚夫教授一起读《平凡的世界》、与物理学教授共读《三体》、与中文系老师共读《围城》,甚至二论《红楼梦》、三议《人生》,以书为友、以书会友。很多同学毕业后都不愿退出读书会微信群,还会在工作之余返校参加阅读活动。在大连理工大学,还有海边读书会,青年学子们围坐于沙滩;有春日读书会,同学们驻足花...
2024.04.23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大连日报·头版】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选择留连
大连理工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特设了东北振兴专区。受访单位供图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在大连生活学习了7年,现在越来越离不开大连。”“3年的时光,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连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大连是我的家乡,当然要首选留在大连工作了。”“大学四年,大连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坚定了立业大连、扎根大连的决心。”……城市振兴,人才先行。大连有高校31所,每年毕业生近10万人。这里的山海、这里的浪漫、这里的开放与创新,在他们的记忆中镌刻下深深的印记。青年学子们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收获着各自的小幸福。你与我青春做伴,我为你安放梦想。大连是一座有梦想有希望的城市,大连也是一座让人才成就梦想的城市,正为更多人才留连提供便利、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毕业在即,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继续留在大连,感受大连的呼吸、大连的心跳、大连的温度,也将在大连开创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7年...
2024.04.23 来源:大连日报 -
【中国青年报】大连理工大学“连理·青春”主题快闪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迎来第75个建校日。在全新落成的凌水湖畔,随着清澈的校歌歌声拂过湖面,“连理·青春”主题快闪精彩上演。大工学子载歌载舞、各显身手,共贺母校华诞!
2024.04.19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中国社会科学报】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必然引起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性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概念分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2024.04.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央视新闻】“强基计划”启动报名 这些关键领域基础学科要关注
这两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发布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教育部2020年出台意见,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称为“强基计划”,力求探索更科学、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模式,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后备人才。强化对基础学科兴趣浓厚的考生进行选拔那么“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考,今年又有哪些录取标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两类学生可以报考“强基计划”,一是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第二类是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例如,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或二等奖的考生。两类考生,都需要参加2024年高考。录取中,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今年“强基计划”的选考科目要求增加化学,部分高校还在入围校考的考核办法中,加大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权重。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对于高考单科成绩优秀,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我们给予破格入围机会...
2024.04.16 来源:央视新闻


今日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