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党委书记项昌乐围绕“大思政”格局构建发表署名文章
近日,党委书记项昌乐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期刊上,围绕学校构建“大思政”格局,体系化提升心理健康工作实效,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工作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大连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工作、战略工程,深入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工作特点和规律,坚持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和预防干预心理危机两手抓,通过强化顶层统筹、深化质量建设、构建综合感知、培育积极生态,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效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先导,完善铸魂润心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涵,对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2025.05.15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中国网】大连理工大学多措并举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力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实施“思政引领、书院育人、学域培养、智创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思政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打造思政课案例教学、小班研讨、情景体验、行走课堂、专题讲座五大教学品牌,在课堂中引入“重大工程:中国力量的靓丽绽放”等符合时代特点的鲜活案例,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拓展学习时空,让思政教育更加温暖鲜活、可亲可信。打造由主题展览、研讨书屋、演示互动三大功能板块构成的沉浸式学习情景,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百人百讲”、校外实践“行走的思政课”等,使学生坚定信仰、锤炼本领。重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课程层面落实育人功能,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考评、教学成效、教学改进五方面,将价值塑造、思政融入、素质评价、育人效果、学习体验等作为考核指标...
2025.05.14 来源:中国网 -
【教育部官网】大连理工大学多措并举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力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实施“思政引领、书院育人、学域培养、智创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思政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打造思政课案例教学、小班研讨、情景体验、行走课堂、专题讲座五大教学品牌,在课堂中引入“重大工程:中国力量的靓丽绽放”等符合时代特点的鲜活案例,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拓展学习时空,让思政教育更加温暖鲜活、可亲可信。打造由主题展览、研讨书屋、演示互动三大功能板块构成的沉浸式学习情景,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百人百讲”、校外实践“行走的思政课”等,使学生坚定信仰、锤炼本领。重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课程层面落实育人功能,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考评、教学成效、教学改进五方面,将价值塑造、思政融入...
2025.05.13 来源:教育部官网 -
【科技日报】从实验室突破到全产业链协同聚变
暮春时节,大连市旅顺口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厂房内,焊接弧光此起彼伏,智能机械臂精准舞动,员工们穿梭在生产线旁加紧装配——2000千瓦系列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产品正进行试验。数十公里外,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里,一场围绕氢能的研究传来喜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家旭团队在负载型催化剂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成果,充分利用氢在催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为高效负载型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技术路径,现已转化为千吨级工业催化剂,应用于化工行业核心领域。这些生动画面是大连打造氢能生态的具象化场景。随着大连正式跻身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一条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到全产业链协同的创新路径逐渐显现,为全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连样本”。破界:跨越理论与应用的鸿沟科研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策源地优势,几年间,新一代...
2025.05.13 来源:科技日报 -
【人民日报海外版】贾振元: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教育名家笔谈)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部分)作者贾振元肖像画。张武昌绘大连理工大学师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留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战略支撑体现在诸多方面:由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决定,能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发现创造知识的特性所决定,能够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由人才引领驱动所决定,能够汇聚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师资;由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所决定,能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以上支撑,重在统筹处理好几个方面关系,做...
2025.05.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辽宁日报】最辽宁-人物推介:蹇锡高
他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秉持“科研报国”理念,成功研发出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如今,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油田装备、航空发动机轴承、核电站核主泵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解决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促进了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产业升级。蹇锡高,1946年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领域领军科学家。曾两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中国专利金奖等30余项专利,其中两项被列为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文链接:https://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layout/202505/07/node_08.htm
2025.05.09 来源:辽宁日报 -
【央视网】火箭减重连出奇招 看“胖五”如何“瘦身”1145公斤
据测算,火箭重量每减轻1公斤就将节省约2万美元的发射成本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面临“减重”难题时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这一国之重任经过5年不舍昼夜的攻关团队在“皮薄馅大”的火箭结构上连出奇招成功为“胖五”20多个部段“瘦身”1145公斤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火箭起飞时喷薄的烈焰就是对背后的科研工作者最好的致敬原文链接:https://news.cctv.com/2025/05/09/ARTIrLQaQQzVYFeMvJes0i4J250509.shtm
2025.05.09 来源:央视网 -
【新华网】大连理工大学:以红色校史“活教材”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
一、基本情况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红色基因便深深镌刻在大工人的血脉中,成为学校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的力量之源。75年来,学校办学历程与国家和民族振兴事业始终紧密相融,大工校史中的红色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和理想信念,饱含着教育家、科学家科技报国的模范作用和全校师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是教育青年、启迪青年、鼓舞青年的活教材。大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红色基因在学校文化传承和学生价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红色校史育人工作,深挖校史中的红色资源,构建特色红色育人场域,利用红色校史讲好“大思政课”,以红色校史“活教材”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切实激发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二、主要做法(一...
2025.05.02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