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我是科研助理丨宋宇宁:风驰电掣,“凌魂”逐梦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凌魂车队加工车间,科研助理宋宇宁正拿着扳手俯身调试赛车传动部件,沾着机油的手套早已成了他的“工作标配”。作为这支成立于2012年的车队的科研助理,他不仅是技术守护者,更曾以技术总监的身份,见证并参与了车队近四年在技术与成绩上的跨越式发展。凌魂车队深耕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事多年,在轻量化设计、燃油动力创新、电池电控等领域实现多项自主研发突破,累计斩获国家级奖励50余项。此前担任技术总监时,宋宇宁的核心工作聚焦油电两辆方程式赛车的传动系统——从参数设计到部件调试,他将机械设计、力学等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更在过程中掌握了大量课本之外的实操技能,为车队技术升级奠定基础。随着身份从参赛队员转变为科研助理,宋宇宁的工作重心也随之调整:不再局限于具体设计,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传承与团队管理。如今,宋宇宁依旧坚守在实验室一线。在他看来,凌魂车队的创新之路没有终点,而他作为科研助理的使命...
2025.09.01 来源:科技日报客户端 -
【中国日报网】环渤海地区首个!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队驶入大连理工大学
8月29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捐赠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举行。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朱志伟及相关学院负责人等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江贺主持。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江贺捐赠仪式上,百度Apollo向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捐赠6辆自动驾驶车辆,并提供完整的全套自动驾驶套件,包括使用Apollo开放平台、自行搭建教学系统等,大连理工大学也成为环渤海地区首个拥有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的高等院校。百度Apollo与未来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签约百度Apollo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约“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与交通领域融合的前沿技术,此次捐赠的自动驾驶汽车,将直接服务于我校未来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创新创业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车接触感知系统、决策算法等核心技术,教师们也能...
2025.09.01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央广网】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连举行 持续推动水下智能关键技术创新
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正在我市举行,在蓝天和碧海的见证下,累计1500余名参赛者与大连结缘,60余所学校、单位,200多支参赛队伍共铸赛事辉煌。借赛事东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持续推动水下智能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不断向海洋科技“深海”进发。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发起者与主要承办单位,始终在相关领域积极布局、深耕细作。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钟铉介绍,学校建成2个国家级,16个省部级、市级人工智能与海洋技术领域科研平台,成功获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养出一批国家级优秀人才。2025年,学校将信息学科与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已形成海洋智能装备、智能探测设备、水下通信等新的学科发展生长极。大赛构建面向重大需求真实环境下的科技竞赛与测试平台,推动水下机器人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激活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与活力。如何通过以人...
2025.08.31 来源:央广网 -
【中国青年网】青春遇上高原:大连理工大学学子用科技点亮化隆乡村振兴路
7月14日至18日,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领膺”骨干“智融青川”实践团远赴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开展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红色教育、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当地一线,先后走访青海省拉面大数据中心、化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甘都镇阿河滩村、百度智能云(化隆)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十余个重点基地,调研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需求,探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团队通过实地访谈、数据采集与案例分析,形成了多维度、可落地的合作建议,推动高校科研优势与地方特色资源精准对接。在交流与合作中,成员们不仅见证了化隆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上的新突破,也切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态保护的迫切意义。(通讯员魏麟媛杨晨旭)图为实践成员在聆听拉面致富故事。魏麟婷供图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化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参观唐卡作品。魏麟婷供图图为队员们在体验皮影戏...
2025.08.29 来源:中国青年网客户端 -
【中国教育报】数据如何赋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研判学科人才供需关系,数据体系如何搭建?动态监测成果摆在案头,有关各方如何运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加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供需适配的动态监测,对高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围绕其中的关键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有关专家。1.供需适配的数据基座越来越大“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是吸纳工学人才的主力。”“土木、水利、测绘等传统工科在长三角区域仍保有一定需求。”……日前,在大连举行的“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上,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姜华团队发布的《2025—2028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科分类》,引发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报告采取了全新的数据分析逻辑:依托多渠道网络招聘平台,系统采集全国范围内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数据,通过构建产业—职位—专业—学科的多维映射关系,精确提取2025年各产业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人才的需...
2025.08.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辽宁日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大连举办
8月15日至22日,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测评(以下简称“电赛”)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各赛区的507支参赛队伍齐聚大连理工大学参与总测评。电赛命题以电子电路和集成电路应用设计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和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当下热门产业技术,设置了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嵌入式系统等现代电子技术应用的多样化赛题。本届电赛赛题于7月30日正式发布,来自全国29个赛区1146所高校的20968支参赛队伍在“四天三夜”的规定时间内,围绕赛题开展设计和作品制作。2063支队伍通过各赛区现场测评晋级各赛区综合测评并参与全国评奖。8月15日,来自全国的60多位专家齐聚大连理工大学,对赛区推荐队伍的作品进行初评。初评中脱颖而出的507支队伍集结到大连理工大学,分不同题型同台角逐,完成全国总测评。电赛是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自199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内高校和企业公认的电子信息类竞赛的标杆...
2025.08.23 来源:辽宁日报客户端 -
【大连日报】大连理工大学获微型无人机赛道全国总冠军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幕。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DUT-AE”团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临场发挥,以绝对优势斩获微型无人机赛道全国总冠军,这是该校继2024年在该赛道摘得冠军后连续第二次夺冠,实现“两连冠”。本届大赛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900余所高校、超3万支队伍、9万余名学生参赛,是国内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顶尖赛事之一。大连理工大学“DUT-AE”团队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雪涛老师与李华龙老师联合指导,张晨琳、侯亚轩、彭家麟三位同学组成。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备赛过程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高实时性与高精度的定位建图(SLAM)算法,并设计了兼顾安全、速度与稳定性的无人机规划算法。此外,团队还成功训练了高可靠性的视觉识别模型,并辅以精密的鲁棒控制算法,为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决赛现场,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DUT-A...
2025.08.21 来源:大连日报 -
【大连日报】大连理工大学亮相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在足球赛中获全国第5名
大连理工大学首支人形机器人队伍顺利完赛。受访单位供图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8月14日至17日,第一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大连理工大学首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大工凌水未来队”报名参赛并受邀参加运动会开幕式。团队训练的人形机器人在3V3足球赛中取得了世界第9、全国第5的成绩;在100米比赛中以预赛小组第二的成绩顺利完赛,标志着该校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参赛,赛事号召力强、关注度高。在3V3足球赛中,全国26支队伍分为8组,大连理工大学参赛队伍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创新性地对机器人部署了“全攻全守型”策略,以小组赛1胜1平、小组第一进入全国8强;在全国8强的瑞士轮比赛中1胜1负,最终位列全国第5。100米项目共有90多支队伍参赛,大连理工大学参赛队伍结合机器人特点,部署了“小步快跑”式...
2025.08.20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