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日报】大连理工大学提出大气颗粒物形成新理论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谢宏彬教授团队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研究取得突破进展,12月15日,该成果“碘氧酸增强大气硫酸颗粒物的成核”(Iodineoxoacidsenhancenucleationofsulfuricacidparticlesintheatmosphere)在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提出了大气颗粒物形成新理论,不仅推动全球二次颗粒物成因研究的进展,而且为在全球碘和硫协同排放背景下,颗粒物气候效应及健康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谢宏彬教授为通讯作者之一,团队的博士后马芳芳和博士研究生张镕洁为共同作者。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而揭示颗粒物的成因,是防控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的关键。以往对颗粒物形成机制的认识,导致颗粒物的形成速率被严重低估。因此,正确揭示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前体物及相关机制,一直是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难点。基于上述问题,谢宏彬教授团队和国际合作者从2018年开...
2023.12.26 来源:大连日报 -
【央广网】中国数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
央广网大连12月25日消息(记者于芳菲王松)近日,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数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国数学会四年一次的换届大会,会议首次在东北地区举办。中国数学会十三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成员、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各高校与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编辑出版单位代表等1200余人齐聚大连。会议现场(央广网记者于芳菲摄)会议宣布了中国数学会第十七届华罗庚数学奖、第二十届陈省身数学奖和第十七届钟家庆数学奖获奖名单,并为入选中国数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8个单位授牌。会议期间,200余位数学家将分别围绕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等十个领域进行报告。此外,大会还将举办数学文化与传播系列论坛和计算数学、生物数学等系列卫星会议。原文链接: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894965
2023.12.25 来源:央广网 -
【辽宁日报】首次!中国数学会学术年会在东北召开
12月23日,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数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国数学会四年一次的换届大会,也是学术年会首次在东北地区举办。近年来,中国数学会在一带一路、金砖五国数学合作等方面做出表率作用,在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人才举荐方面取得很多成果。此次学会年会首次在东北召开,将更好服务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这一国家战略。会议宣布了中国数学会第十七届华罗庚数学奖、第二十届陈省身数学奖和第十七届钟家庆数学奖获奖名单,并为入选中国数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8个单位授牌。“华罗庚数学奖”奖励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学术成就的我国数学家,袁亚湘院士获第十七届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奖励在数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的我国中青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付保华和复旦大学教授雷震获得第二十届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用以表彰与奖励最优秀的数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鼓励更多的年轻学者献身于数学事...
2023.12.25 来源:辽宁日报 -
【央视新闻】2024研考昨日开考 高校这些举措让考生“暖身又暖心”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昨天开考。各地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暖心”举措,在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让考生“暖身又暖心”。大连理工大学组织人员及时清扫学生宿舍区到教学楼的道路,同时各个院系还为考生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温暖礼包,里面有携带方便的暖宝宝,还有考研文具套装和辅导员老师的祝福卡片等小礼物。原文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2794264403655761819&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e1e3cb41-b58a-4a29-b334-64585a1ab8b
2023.12.24 来源:央视新闻 -
【人民网官微】一“研”为定!2024年考研今日开考
23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拉开大幕。根据教育部考试安排,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于12月25日进行。
2023.12.23 来源:人民网 -
【央视新闻】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明日开考 各考点积极准备保障考试公平有序
在大连理工大学,学校组织多个部门的4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服务保障工作,提前对考场安检设备进行测试演练。
2023.12.22 来源:央视新闻 -
【新华网】大连理工大学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新华网沈阳12月21日电(赵泳、于金阳)12月20日,伴随着旋挖钻机、推土机阵阵轰鸣,在大连理工大学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项目工地上,80余名一线作业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作业。“项目正在进行基坑施工,全力冲刺12月底前办公楼突破正负零节点,为2024年春节前办公楼主体结构封顶关键节点做好准备。”负责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项目施工的中建安装东北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刘志飞说。近期大连降雪频繁,大雪给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项目施工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项目一线作业人员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工程进度。同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科学、切实可行的冬季应急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做好防滑、防冻等安全防护措施,每日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极端天气施工的安全教育,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大雪天气安全施工。大连理工大学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项目,是大连理工大学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深海工程中心的重要举措,是世界首座风浪联合...
2023.12.22 来源:新华网 -
【中工网】给受灾学生发补助,彰显高校人文高度
原标题:给受灾学生发补助,彰显高校人文高度针对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灾情,甘肃多所高校开通地震受灾学生专项通道,对受灾学生进行及时救助。兰州交通大学开通“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受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专项通道,资助对象为在校因受地震受灾影响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困难的在读研究生、本专科生。兰州大学、兰州工业学院等高校也都采取了类似措施。省外,江苏不少高校也开通了受灾地区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专项通道,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截至19日19时,江苏共有141所高校已发布应急资助相关工作通知。此外,还有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发起地震灾害专项补助。积石山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牵动人心,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献爱心活动。高校发放的补助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上解燃眉之急,更能在精神层面上暖受灾学子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身后有学校、有国家,让他们面对灾情时更有底气、有勇气。高校行善举、种善因、获善果,以实...
2023.12.21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