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加强人才引育 服务东北振兴
2024年伊始,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大工”)在服务东北振兴上便展现出新气象,校企联动,市校协同,加强人才引育,全力回答好“东北振兴,大工何为”时代答卷。1月10日,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成立,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高端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安全环保、船舶、智能化等领域,建立全链条、全领域的“产业、学术和研究”的合作。大工与恒力已是合作了十四年的老朋友。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说,仅在2023年,双方就围绕合成树脂改性研发等4个领域达成14个项目合作意向,这种高密度、高质量的合作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服务东北振兴,大工始终走在前列,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投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23年7月,大工在市内校区打造的大工西岗数字产业科技园正式开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1+N”的数字产业体系,有力推动校、企、地三方资源互通互融。截至2023年年底,科技园入驻企业86家,涵盖软件开发、...
2024.01.30 来源:光明日报 -
【央广网】星船分离!大连1号—连理卫星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
央广网大连1月19日消息(记者于芳菲王松)记者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1月18日14时许,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释放入轨,圆满完成在轨释放任务。实施三轴稳定控制、太阳帆板展开后,卫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按计划向地面传回拍摄目标图像等数据,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央广网发受访单位供图)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大连1号—连理卫星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公开征集渠道获得了公益性搭载机会。从2023年5月10日随天舟六号升空到释放,位于飞船外部的该卫星在轨存储了253天。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空间站组合体位置示意图(央广网发受访单位供图)与地面存储不同,高能辐射、高低温、真空、原子氧腐蚀等恶劣环境以及长期存储过程中的锂电池掉电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为了确保在轨高可靠长时间存储和最终的成功释放,针对天舟货运飞船特点,卫星研发团队专门设...
2024.01.20 来源:央广网 -
【人民网】大连1号—连理卫星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
人民网沈阳1月20日电1月18日14时许,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释放入轨。实施三轴稳定控制、太阳帆板展开后,卫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按计划向地面传回拍摄目标图像等数据,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大连1号—连理卫星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公开征集渠道获得公益性搭载机会。从2023年5月10日随天舟六号升空到释放,位于飞船外部的该卫星在轨存储了253天。与地面存储不同,高能辐射、高低温、真空、原子氧腐蚀等恶劣环境以及长期存储过程中的锂电池掉电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为确保在轨高可靠长时间存储和最终的成功释放,针对天舟货运飞船特点,卫星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高可靠记忆合金解锁装置、高性能控温及采温电路、在轨电源保护与充电电路以及遥测数据采集电路等功能单元,成功解决了卫星在太空环境下长时间存储的难题。大连1号—连理卫星重约17公...
2024.01.20 来源:人民网 -
【中国教育报】大连理工大学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于舒雯)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辽宁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任忠,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6家副理事长单位代表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培养卓越工程师战略人才为发展定位,聚焦航天、航空、航海、石化行业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东北全面振兴、辽宁全面振兴产业所需,为行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学院围绕高端制造、精细化工、海洋科技和新兴学科领域群的“三优一新”人才培养领域,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学院采用一校对多企的共建模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打通人才供需两端,培养关键领域紧缺人才,形成工程硕博士“全链条设计、全要素配置、全过程培养”的校企联合培养实体平台,实现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人才培养双模式统筹推进。据了解,大连理工大学始终把培养党和国家急需的人才作为重...
2024.01.19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
【新华社】不止冰雪和美食,东北高校同样精彩
“五四三二一,发射!”严寒冬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卧震苍穹”广场,随着倒计时声,来自广西的11名“小砂糖橘”观摩了模型火箭发射。在孩子们的注视和尖叫声中,模型火箭成功升空。2024年1月6日,“小砂糖橘”参观哈工大航天馆。新华社发连日来,哈尔滨凭借冰雪游火热“出圈”,东北地区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冰雪资源,这里还孕育了辉煌的工业历史,258所高校坐落于此,其中不乏老牌名校,“双一流”高校达11所。真空、高低温、电磁辐射……前不久,一座被称为“地面空间站”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在哈尔滨正式建设完成。“‘地面空间站’相当于把‘空间站’建到地球上,将为我国发展深空、材料、生物等未来产业提供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说。这是东北地区高校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从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研究,到助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
2024.01.1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校地共建 大连理工青马学员受邀走访天津宁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为探索区校良性互动、高校合作的路径方法,搭建政校合作桥梁,近日,天津市宁河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团天津市宁河区委联合举办“智汇渠梁智创未来”大连理工大学青马学员宁河行活动,为宁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在七里海湿地,工作人员带领大连理工大学师生近距离观察了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亲眼见证了“京津绿肺”七里海的勃勃生机。在方舟故居展馆,大连理工大学师生深入了解了于方舟烈士生平事迹,身临其境感受于方舟烈士的赤子之心和早期共产党人“以己为舟济苍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于氏家风馆”召开的“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主题座谈会上,大连理工大学师生展示了青马实践工作体系、成果分享和“连理”工作站工作预想,并与大家进行现场交流。大连理工大学校团委组织部部长与宁河团区委书记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共同为“大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据介绍,宁河区委组...
2024.01.18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中国青年报】将课程摆上“货架” 大连理工大学“能力超市”开张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金卓)1月9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一楼大厅熙熙攘攘,100余平方米的空间吸引了200余名师生——“共创能力超市,赋能卓越成长”2024年寒假“赋能计划”正式启动。在“能力超市”,该学院的各类科研课题、社会实践项目、兴趣社团、科技竞赛被摆上“货架”,项目导师、社团俱乐部负责人化身“售货员”,宣传所带项目及俱乐部,同学们争相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处驻足询问。该学院的项目导师吕恒告诉记者,未来技术学院成立于2023年,专为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人才而设立,也被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区。学院为大一新生制订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化工、人工智能+建造、人工智能+智慧车辆5个培养方向,“能力超市”就如同一个窗口,让学生尽可能了解不同方向的特点特色、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在吕恒看来,“能力超市”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对于选择了相应项目的学生,导师会在寒假...
2024.01.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新华网】大连理工大学:选择
当下元宇宙概念火爆,各国对数字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展开竞逐,在这条不寻常的赛道上,每一个新发现都充满着对未来的无穷想象力,大连理工大学王洪凯教授正是这条路上奔跑的逐梦人。原文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240117/5745c40387504553838154585f949bd5/c.htm
2024.01.17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