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陆安慧委员:助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
【连线代表委员】“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但因起步较晚,在精细化率、产业链条延伸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24年开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化工学院教授陆安慧委员奔走在科技产业一线,实地调研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为提交提案作准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陆安慧委员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领域深耕多年。他说:“一份好的提案,既要‘看得远’,对未来发展提出前瞻性研判;又要‘看得准’,对实际问题给出专业性意见建议。”陆安慧委员建议采用试点方式,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绿色示范区。以大连长兴岛为例,可在试点基地周边规划新能源直供区域,以新增产业规模合理配套新能源指标,给予相关绿电直供政策,聚焦双碳目标,实现石化产业基地绿色发展。同时,布局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
2024.03.06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大连理工大学:沐文化之风 品传承之乐
“快看,舞龙舞狮来啦!”循着锣鼓声的方向,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一头凛凛“雄狮”踏着威武步伐,两条蜿蜒“巨龙”紧随其后。5月25日,在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节嘉年华传统文化展区,舞龙舞狮课程的学生们带来精彩表演,在闪展腾挪间展现“龙飞狮吼”的魅力,赢得阵阵掌声。大连理工大学将高品质大学文化作为促进“五育”并举、“五育”融通的重要载体,多方位涵养时代新人。文化活动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标志性品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节自2010年起已举办十三届。2024年校园文化节,学校引进“中外芭蕾精品”“蒙古族传统歌舞非遗展演”等多场高水平演出;邀请两院院士、奥运健儿、国乐名家为师生带来多场讲座报告;开展成长奇妙夜、古诗词音乐导赏会、海边读书沙龙、文化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百余场,师生校友齐聚一堂,共沐文化之风,共品传承之乐。五月的夜晚,槐花香气铺满校园,学生文化中心剧场灯火通明,学校文化立项支...
2024.05.27 来源:光明日报 -
【新华社】半月谈丨除了冰雪,东北高校也“出圈”
东北近来凭借冰雪游火热“出圈”,东北的高校近些年也同样“出圈”:哈尔滨工业大学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大连海事大学研发出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功能的科研及实训船并顺利下水;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已涵盖16个省份……东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冰雪资源,孕育了辉煌的工业历史,还有258所高校坐落于此,其中不乏老牌名校,“双一流”高校达11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奏出“东北交响”。向“新”而行,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完成产品装配、测试和试验,将择期发射;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获得高精度月球表面化学成分分布图,全面反映月球表面化学特征;两篇考释文章入选“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过去一年,吉林大学坚持创新、不断努力,亮出了耀眼成绩单。两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右三)寄语首届永坦班学生从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研究,到助力长...
2024.02.2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辽宁日报】陆安慧:以家国情怀书写“履职作业”
“今年我准备提交两份提案,一份是建议继续加强辽宁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另外一份是呼吁国家支持大连长兴岛建设万亿级绿色石化基地。”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陆安慧正抓紧时间修改提案。“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东北全面振兴而言至关重要。”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陆安慧针对东北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提交了“吸引更多人才飞向东北地区”的提案,建议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协同发力,优化人才认定与支持政策,建立东北人才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打通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堵点,给予人才待遇减税政策等,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改变东北人才发展生态,为东北振兴筑牢“人才高地”。该提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陆安慧告诉记者,目前已经产生一定的政策效应,今年他将继续呼吁建立长效机制,支持辽宁吸引高校毕业生留辽来辽创新创业,加大顶尖人才服务辽宁振兴力度。作为科技界委员,陆安慧一直在科技、教育、人才...
2024.02.28 来源:辽宁日报 -
【人民日报官微】成绩逆袭至专业第一!她的秘诀是这些图
2022-2023学年,加权平均分93.31,专业排名第一,获国家奖学金等27项荣誉,成功保研......她就是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0级本科生邓菱儿。
2024.02.23 来源:人民日报 -
【中国青年报·头版】科研新生代与国产大飞机共成长
今年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服务春运,4架投入使用的国产大飞机全部执行全国春运任务。这让参与C919项目的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民机”)飞机设计师赵东阳觉得,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赵东阳上大学时,航空界的一位老前辈对他们说:老一辈航空人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拼搏了一辈子,现在航空事业的接力棒交到你们手中了。“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神圣感,有职业的责任、历史的重任,我想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参与完成。”毕业后10余年工作生涯里,他见证了国产飞机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青春与成长。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沈阳航空产业园。展厅中白蓝绿三色涂装的流线型大型客机C919、涂有彩色尾翼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等飞机模型依次排列,墙上“航空报国”4个大字格外醒目。站在C919飞机模型前,赵东阳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同类机型中,C919的设计技术水平处于前列。随着未来投入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家会有更多的机会乘坐我...
2024.02.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中国高等教育】贾振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根基与能力提升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根基与能力提升》为题刊登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校长贾振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摘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自立自强;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科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
2024.02.21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
【光明日报】实地参观调研 助力地方发展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来到大连市金普新区,深入部分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参观调研,了解新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和生产经营情况,为推介新区资源优势与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动校企融合发展。两天来,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先后走进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大连日佳电子有限公司、大连长之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听取企业相关负责人情况介绍,全面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技术创新、生产流程等,并深入生产车间,参观企业生产线和研发中心,亲身感受企业的创新氛围。在专业从事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学生们参观了公司的生产线,并与工程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市场应用。随后,调研团前往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在这里,学生们参观了汽车生产线,了解了汽车制造...
2024.02.19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