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大连理工大学:打造学域人才培养新模式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做客新华网2024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的招生政策与教学特色等相关情况。Q1: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和新变化?大连理工大学作为211、985、A类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全部进入的重点大学,始终以为国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今年,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了全新的学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学科前沿、未来技术、颠覆技术等领域搭建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新框架,各学域根据域内学科特点制定统一的学域培养方案,加强深情怀、厚基础、宽视野、重交叉、强实践五个方面的课程设置,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学域培养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而言,有两个特色:一是域内任选。学校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构建具有大工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书院育人和学域培养模式。除人文社科学域按几个细分的分域培养外,所有...
2024.06.11 来源:新华网 -
【中国教育报】和谐的新时代高校“导学关系”如何构建
师生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因其不同于单一的师生关系,而包含了更多的学术指导和专业引领元素,被学界普遍称为“导学关系”。近年来,“导学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和谐的师生关系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们又应如何妥善处理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导学关系”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可否认的是,“导学关系”局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高校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应对,还需要作为导师的高校教师以及广大研究生的主动参与,共同努力构建更高质量的新时代高校“导学关系”。相较于广义的高校师生关系,“导学关系”更为密切和直接,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远。本科阶段,师生关系主要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大多表现为一位教师与全班乃至全年级几十、上...
2024.06.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人民网】促进学生就业!大连理工大学举办重点用人单位研讨会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李依环)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大连理工大学日前邀请88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代表走进学校,围绕“深化校企合作聚力人才发展”开展深入研讨。会上,大连理工大学与辽宁沈阳、锦州等6地市委组织部签署政务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与22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旨在发挥校、政、企各方合力,在毕业生供需输送、城市形象宣传、就业育人平台搭建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构建开放、灵活、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始终坚持同各重点单位协同发展,在多个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畅通人才精准适配的新渠道,打造全面深度合作的新样板,与各用人单位共同努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就业育人各项举措。研讨会期间,相关企业代表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共建实习实...
2024.06.09 来源:人民网 -
【中工网】贺高红:用“膜”法助力碧水蓝天
贺高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执行主任,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常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等。贺高红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2010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2017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特别嘉许金奖等。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同时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贺高红是中国第一个气体膜分离技术领域的博士。多年来,一直潜心进行膜及膜过程的研究,实现了中国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VOCs膜分离技术从跟跑到全球领跑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
2024.06.04 来源:中工网 -
【科技日报】做“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
锻造国之重器,他让中国成为世界疏浚强国;突破技术限制,她用双手串连起最尖端雷达的核心;点“煤”成“油”,他使我国催化剂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首届“全国科创名匠”名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任飞等20人入选。他们或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科研攻关,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顶天”与“立地”之间绽放创新才华。顶天: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国之所需即吾志所向”,秉持这种理念,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教授杨华勇推动中国盾构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使我国掘进装备跻身世界前列。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贺高红潜心进行膜及膜过程研究,最终研制出耐溶胀高性能膜,打破了进口膜垄断地位。“科研选题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贺高红说。国之重器,匠心锻造。长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杨...
2024.05.31 来源:科技日报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在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合作中贡献大工力量
“对于高校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其中,推进高水平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校方供图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贾振元表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贾振元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围绕“深化欧美合作内涵建设、完善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特色建设,深耕东北亚合作品牌建设”的区域战略布局,在推进实质性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人才联合培养、国际化师资引育、提升国际...
2024.05.30 来源:人民网 -
【中国科学报·整版】超精密齿轮工艺:为工业零部件升级,下好“先手棋”
高级轿车为什么比普通轿车更安静?工厂车间机器轰鸣,怎样降低噪声?人类无法完成的细微手术,手术机器人为什么能做到精确无误?……剥开这些钢铁“外衣”,一对对紧密咬合的齿轮在工业进化史上立下汗马功劳。越是高精度的齿轮组,运行越平稳、噪声越少、传动精度越高。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在先进设备、数字化、绿色化、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要求。“我国正在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其前提是工业零部件的整体升级。现在我们有自信,因为工业用齿轮的升级换代使我国在技术上做好了准备。”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如是说。王立鼎的自信,与他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工作期间,开创出我国超精密齿轮工艺技术密不可分。m2-6的1级精度标准齿轮。1接到紧急任务,从4级跨越到1级“在2300公里的距离内,法国阿基丹...
2024.05.28 来源:中国科学报 -
【大连日报】理工大成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5月24日,在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前夕,大连理工大学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成立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共同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和实践融合。据了解,该协作体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系统、联动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开展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一体化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会商机制、共享校医合作平台资源,增强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和联动性,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成立仪式后,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胡月教授作了《压力调节与情绪管理》专题心理讲座。原文链接:http://szb.dltv.cn/epaper/dlrb/pc/layout...
2024.05.28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