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工网】贺高红:用“膜”法助力碧水蓝天
贺高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执行主任,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常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等。贺高红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2010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2017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特别嘉许金奖等。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同时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贺高红是中国第一个气体膜分离技术领域的博士。多年来,一直潜心进行膜及膜过程的研究,实现了中国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VOCs膜分离技术从跟跑到全球领跑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
2024.06.04 来源:中工网 -
【科技日报】做“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
锻造国之重器,他让中国成为世界疏浚强国;突破技术限制,她用双手串连起最尖端雷达的核心;点“煤”成“油”,他使我国催化剂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首届“全国科创名匠”名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任飞等20人入选。他们或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科研攻关,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顶天”与“立地”之间绽放创新才华。顶天: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国之所需即吾志所向”,秉持这种理念,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教授杨华勇推动中国盾构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使我国掘进装备跻身世界前列。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贺高红潜心进行膜及膜过程研究,最终研制出耐溶胀高性能膜,打破了进口膜垄断地位。“科研选题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贺高红说。国之重器,匠心锻造。长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杨...
2024.05.31 来源:科技日报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在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合作中贡献大工力量
“对于高校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其中,推进高水平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校方供图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贾振元表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贾振元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围绕“深化欧美合作内涵建设、完善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特色建设,深耕东北亚合作品牌建设”的区域战略布局,在推进实质性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人才联合培养、国际化师资引育、提升国际...
2024.05.30 来源:人民网 -
【中国科学报·整版】超精密齿轮工艺:为工业零部件升级,下好“先手棋”
高级轿车为什么比普通轿车更安静?工厂车间机器轰鸣,怎样降低噪声?人类无法完成的细微手术,手术机器人为什么能做到精确无误?……剥开这些钢铁“外衣”,一对对紧密咬合的齿轮在工业进化史上立下汗马功劳。越是高精度的齿轮组,运行越平稳、噪声越少、传动精度越高。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在先进设备、数字化、绿色化、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要求。“我国正在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其前提是工业零部件的整体升级。现在我们有自信,因为工业用齿轮的升级换代使我国在技术上做好了准备。”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如是说。王立鼎的自信,与他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工作期间,开创出我国超精密齿轮工艺技术密不可分。m2-6的1级精度标准齿轮。1接到紧急任务,从4级跨越到1级“在2300公里的距离内,法国阿基丹...
2024.05.28 来源:中国科学报 -
【大连日报】理工大成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5月24日,在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前夕,大连理工大学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成立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共同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和实践融合。据了解,该协作体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系统、联动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开展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一体化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会商机制、共享校医合作平台资源,增强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和联动性,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成立仪式后,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胡月教授作了《压力调节与情绪管理》专题心理讲座。原文链接:http://szb.dltv.cn/epaper/dlrb/pc/layout...
2024.05.28 来源:大连日报 -
【中国教育报】大连理工大学集聚力量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科技自立...
大连理工大学马冬晗教授(右)指导学生开展实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郭旭为学生上课。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谢宏彬(左)指导学生开展实验。不久前,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了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地装备结构冰载荷数值仿真软件——船舶结构冰载荷高性能计算分析软件ICE-SDEM。该软件具有丰富的极地复杂冰况环境模拟功能,突破了冰载荷仿真的“卡脖子”问题,为我国极地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作出重要贡献。这是大连理工大学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科研模式改革,集聚力量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科技发展,特别是国家战略需求,我们要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以重大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为依托,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重要方式,集成有组织科研的力量,推动实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中国工程院...
2024.03.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中国科学报】研发转基因作物现场即时检测系统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丹宁)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员刘军山团队与大连民族大学教授曹际娟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转基因作物现场即时检测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芯片实验室》并被选为封面文章。近年来,全球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迅速,转基因作物鉴定对于进出口检测、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转基因作物的主要鉴定方法为核酸检测,但现有核酸检测技术主要依赖于大型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且耗时较长,难以满足海关等场合的现场快速鉴定需求。微流控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化检测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通量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等优点。针对上述需求,合作团队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转基因作物现场即时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微流控芯片、加热模块、一次性注射器和磁棒等组成,总重量仅为0.78千克。该系统采用石蜡密封和滑片分割等方法,实现引物的片上包埋与释放以及扩增反应池间的物理隔离。通过在扩...
2024.05.27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中国青年报官微】大连理工官宣:校庆日→校庆季!请全校吃3.6吨大蛋糕......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明确将每年4月15日建校日至5月最后一个周末,确定为校庆季,学校举办了系列活动欢迎校友返校。
2024.05.26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