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网】郭新闻:四十年磨一剑,为实现“双碳”目标尽一份力
进入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郭新闻的科研事业按下了“加速键”——5月份,《自然·通讯》刊发其和合作伙伴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可控构建复合氧化物界面催化体系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球形结构的MnO2-MnxCo3-xO4复合氧化物界面催化体系,并在乙烷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4月份,《能源化学》刊文关注其和合作伙伴的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通过高分散SiOx修饰In2O3表面,显著缓解In2O3颗粒烧结,使其稳态反应速率增加了两倍。以此为基础构筑的0.6Si/In2O3负载Pd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甲醇生成速率,兼具良好的结构稳定性;6月份,《德国应用化学》刊文关注其和合作伙伴的成果,他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低配位Cu-N2的单原子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成乙醇……盘点郭新闻教授近40年的科研生涯,“催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词。他俯身于催化领域,选择了多相催化、分子筛催化、择形催化、选择氧化等方向,他在《自然·通讯》《德...
2024.06.3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日报网】在连留学生感知绿色发展
6月26—28日,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感知中国—感知中国绿色发展,体验大连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举行。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海事大学来自巴基斯坦、日本、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等19个国家的30余名来华留学生参加活动,深入了解大连绿色低碳发展现状,感受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留学生们参观了大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大连恒基新润水务环保教育基地、大连三寰牧场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金石滩滨海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生命奥秘博物馆等大连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单位或环保行业代表性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留学生们从多角度和多维度深入了解了大连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亮点,展示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画卷。原文链接:http://ln.chinadaily.com.cn/a/202406/30/WS6680e3bda3107cd55d269357.htm
2024.06.30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科技日报】为全球海洋负排放提供“中国方案”
如何让污水处理厂从“投入大户”变为“盈利大户”?6月26日,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海洋负排放经济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联合国秘书长海洋特使彼得·汤姆森等中外海洋领域院士专家汇聚一堂,聚焦“海洋负排放与新质生产力”,共话海洋负排放与未来经济新前沿。论坛上,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向全球发布了系列研究成果。污水碱化增汇负排放路径为什么用污水处理厂?“提高碱度能缓解海洋酸化,提高海洋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焦念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用污水处理厂做技术路径,是因为污水具有低pH、高有机酸等特点,能够有效溶解橄榄石和碳酸盐矿物。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将污水处理厂从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转变为“碳汇大户”,“创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彼得·汤姆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弗拉基米尔·拉宾宁在论坛上表示,海洋...
2024.06.28 来源:科技日报 -
【央视新闻】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核心进阶课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需求,今年,在多所高校的招生政策中,纷纷启动“智能”培养方案。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核心进阶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习、人机交互、数据科学等,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模型建构和智能+专业能力。原文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16553162036279875601&t=1719269773659&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71e57cdb-4ecd-4dc5-a1a2-7247b3078ca
2024.06.26 来源:央视网 -
【教育部官网】大连理工大学扎实推进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强化榜样引领、厚植师德师风、优化发展环境等系列举措,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大选树力度,强化榜样引领。一是以榜样事迹引领砥砺初心。加大典型榜样选树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书育人楷模、教育世家等推荐遴选,在教师节、教师入职、教师荣退等重要节点开展表彰奖励,打造《师者如光》教师宣传品牌,讲好典型榜样的教书育人故事。《王众托院士鲐背之年,初心不改》《开学第一天,89岁钟万勰院士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等被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二是以育人文化传承提振信心。将艺术展演作为教育家精神的宣传载体,深入挖掘校史中的教师典范,创作大型话剧《屈伯川》《功勋教师郭可讱》、舞台剧《士者豪...
2024.06.26 来源:教育部官网 -
【新华网】借助“达沃斯”让世界看到更有活力的大连
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本报记者高智勇摄夏季达沃斯论坛与大连第八次牵手,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从冬天的瑞士雪山之巅,再次来到夏日的中国黄海之滨。8次相遇,夏季达沃斯论坛已与大连这座城市深度契合。大连一直与世界很近。1984年,大连被国家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那时起,大连就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40年来,大连从未放缓走向世界的步伐,开放不仅成为大连的发展优势,也深深融入城市气质之中。2007年,大连持续开放的脚步引来了回响,这一次世界主动向大连走近——世界经济论坛与大连牵手,将大连作为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创办37年来,首次在瑞士以外举办。2007年到2024年,从首届论坛主题“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到“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夏季达沃斯论坛一直试图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进行趋势预判与描述。大连从中获得了全球化的新视野,感受到世界经济的新潮流,吸收了全球精英的新思维,并将其逐步...
2024.06.26 来源:新华网 -
【辽宁日报官微】大连理工大学:构建新型学科格局 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11年便跻身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成为享有盛誉的“四大工学院”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2024.06.26 来源:辽宁日报 -
【科技日报】大连理工大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大连理工大学环“抱”乡村实践团队成员在辽东学院与病虫害专家交流蓝莓蓟马病防治要点。大连理工大学供图【教育传真】用“新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凭“新业态”开拓行业视野、做“新农人”探索振兴新路……今年暑假,大连理工大学掀起一股科技实践热潮,学校408支实践团队、近4000名师生走进全国多个省(区、市),在实践中产出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青春力量。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构建“1236行走的课堂”实践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难题。大连理工大学“水网智检”团队与大连市水务集团合作,将研发的智能水网检测技术和机器人应用到大连市内7个地区,预计每年降低维护成本6600万元。此外,大连理工大学“慧科智造”实践团多次前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提出“抓木辨材—钻控一体”的智能灵巧加工技术理念,发明系列化智能灵巧加工装备,攻克了技术难题。这成为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队推动...
2024.08.16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