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大连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谷揭牌成立
记者8日从第25届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人才洽谈会开幕式上获悉,大连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谷(以下简称双创谷)揭牌成立。双创谷由大连高新区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共建,为大连市青年科学家提供从应用研究到成果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激发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能。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和大连市副市长李大民为双创谷揭牌。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青年科学家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活跃在各领域广阔的科技前沿。双创谷将积极整合高校科研和产业化资源,形成以青年科学家“硬科技”企业为“旗帜”,集聚专业化服务的概念验证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助力青年科学家迈出成果转化“最初一步”,打造科技成果从孕育到开花再到结果的一体化园区。据悉,作为共建方,大连理工大学将依托其在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遴选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丰富科研经历,能够产出实质性科研成果、...
2024.07.08 来源:科技日报 -
【工人日报·头版】企校政“三螺旋”合力点燃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建成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气站,综合储能效率达到90%以上;升级多动力耦合电动矿用车技术,解决300吨以上大型矿车大功率发动机“卡脖子”问题;突破微反应器在固液体系应用受限难题,实现原料单耗降低20%~21%……行走辽宁,处处能感受到企业求新求变的昂扬锐气。目之所及,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绽放出勃勃生机。目前,辽宁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将高校的科研能力、企业的创造能力、政府的服务能力拧成一股合力,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以“硬”科技点燃发展新引擎。企业挑起创新大梁“我们脚下14米深处,是一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地下工厂’。”走进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的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陈虎先对记者一行人卖了个关子。记者随他步入工厂内部,机器轰鸣作响,工人忙碌有序,百余台五轴数控机床正在同时组装。机床被称作工业母机,是...
2024.07.02 来源:工人日报 -
【中国日报网】郭新闻教授:一条长达30多年的产业化之路
作为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对二甲苯(para-xylene,PX)的生产和销售对我国聚酯产业链的发展影响巨大。然而,当前我国主要依靠传统的合成工艺,即芳烃联合装置来增加PX产能,这种工艺能耗较高,并且对石油原料依赖极大。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郭新闻教授的工作正是为了应对这个难题。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甲苯与甲醇择形催化制对二甲苯技术,以产能相对过剩的甲苯和廉价的甲醇为原料,利用ZSM-5分子筛的孔道择形效应,通过一步反应,高选择性合成PX。这项技术不但拓宽了PX生产原料来源,降低PX生产成本,还兼具工艺流程短、分离能耗低等技术优势,变革了传统工艺。郭新闻教授目前已完成了千吨级的中试,但由于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因,距离进一步的工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在此之前,郭新闻教授用了30多年将其科研成果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完成百吨级工业放大,成功应用于合作企业15万吨环氧丙烷工业示范装置。漫漫产业化之路1989年,作为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郭新闻开始钛硅分...
2024.07.01 来源:中国日报网 -
【人民网】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担当使命、筑牢根基、勇立潮头
编者按:凤凰花开盛夏至,一程山水一华年。2024届高校毕业生正收拾行囊,准备迎接新的人生篇章。临行前,校长和老师们的殷殷嘱托,是莘莘学子在大学校园的“最后一课”。谈人生、谈担当、谈学习、谈奋斗……校长们或深刻或幽默的话语,是深深不舍,是切切期待,更是新旅程的锦囊。人民网特别推出“这个毕业季,校长有话说”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勇敢奔赴下一场山海,各享风雨灿烂!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李依环)“这几年,我们共同见证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向上,而你们即将融入的、贡献的正是这项伟大的事业。对青年来说,是机遇,更是使命。作为大工的毕业生,希望你们担当使命、筑牢根基、勇立潮头,做新时代卓越大工人。”大连理工大学日前举行的2024年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贾振元向全体毕业生送上寄语。对于即将告别校园的毕业生,贾振元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你们担当使命,在新时代展卓越之才;二是希望你们筑牢根基,在新天地行...
2024.07.01 来源:人民网 -
【中国科技网】郭新闻:四十年磨一剑,为实现“双碳”目标尽一份力
进入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郭新闻的科研事业按下了“加速键”——5月份,《自然·通讯》刊发其和合作伙伴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可控构建复合氧化物界面催化体系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球形结构的MnO2-MnxCo3-xO4复合氧化物界面催化体系,并在乙烷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4月份,《能源化学》刊文关注其和合作伙伴的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通过高分散SiOx修饰In2O3表面,显著缓解In2O3颗粒烧结,使其稳态反应速率增加了两倍。以此为基础构筑的0.6Si/In2O3负载Pd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甲醇生成速率,兼具良好的结构稳定性;6月份,《德国应用化学》刊文关注其和合作伙伴的成果,他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低配位Cu-N2的单原子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成乙醇……盘点郭新闻教授近40年的科研生涯,“催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词。他俯身于催化领域,选择了多相催化、分子筛催化、择形催化、选择氧化等方向,他在《自然·通讯》《德...
2024.06.3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
【中国日报网】在连留学生感知绿色发展
6月26—28日,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感知中国—感知中国绿色发展,体验大连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举行。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海事大学来自巴基斯坦、日本、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等19个国家的30余名来华留学生参加活动,深入了解大连绿色低碳发展现状,感受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留学生们参观了大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大连恒基新润水务环保教育基地、大连三寰牧场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金石滩滨海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生命奥秘博物馆等大连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单位或环保行业代表性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留学生们从多角度和多维度深入了解了大连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亮点,展示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画卷。原文链接:http://ln.chinadaily.com.cn/a/202406/30/WS6680e3bda3107cd55d269357.htm
2024.06.30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科技日报】为全球海洋负排放提供“中国方案”
如何让污水处理厂从“投入大户”变为“盈利大户”?6月26日,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海洋负排放经济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联合国秘书长海洋特使彼得·汤姆森等中外海洋领域院士专家汇聚一堂,聚焦“海洋负排放与新质生产力”,共话海洋负排放与未来经济新前沿。论坛上,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向全球发布了系列研究成果。污水碱化增汇负排放路径为什么用污水处理厂?“提高碱度能缓解海洋酸化,提高海洋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焦念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用污水处理厂做技术路径,是因为污水具有低pH、高有机酸等特点,能够有效溶解橄榄石和碳酸盐矿物。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将污水处理厂从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转变为“碳汇大户”,“创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彼得·汤姆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弗拉基米尔·拉宾宁在论坛上表示,海洋...
2024.06.28 来源:科技日报 -
【央视新闻】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核心进阶课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需求,今年,在多所高校的招生政策中,纷纷启动“智能”培养方案。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核心进阶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习、人机交互、数据科学等,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模型建构和智能+专业能力。原文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16553162036279875601&t=1719269773659&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71e57cdb-4ecd-4dc5-a1a2-7247b3078ca
2024.06.26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