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日报】大连理工大学建人才培养改革特区面向未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愈发需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2024.08.06 来源:大连日报 -
【科技日报】数智化浪潮引领 交通运输与供应链管理变革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交通运输与供应链管理发生深刻变革。7月28日—29日,大连理工大学牵头主办的2024年交通运输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交通运输与供应链管理行业转型升级进行交流。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智化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规模、技术装备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研讨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黄海军介绍,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不断加快智慧物流建设,将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他分享了我国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智慧物流组织与管理理论、对象识别与跟踪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生态平台、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成果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最新进展。“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7903亿元,较上年增长12.98%,预计2024年将达到85...
2024.08.02 来源:科技日报 -
【中国日报】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以科技之力守护文化根脉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起非遗·古都洛韵”实践团在洛阳开展了一系列以科技赋能非遗文化的实践活动,旨在以现代科技之力,守护和传承千年古都的文化根脉。通过深入调研与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点,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活力。博观非遗:传统艺术的现代回响为深入探寻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实践团先后前往洛阳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等五所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学习,对传统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洛阳博物馆与洛阳民俗博物馆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宝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后人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在洛阳博物馆中,团队依次探访了河洛文明展厅、唐三彩展厅、石刻展厅、牡丹艺术展厅和珍宝馆,深入领略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地踏上了传承与奋斗的征程。在洛阳民俗博物馆中,团队成员们...
2024.08.01 来源:中国日报 -
【中国科技网】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开幕
近日,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幕。会议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智能化工与新能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学与生命健康、机器人与轨道交通电气、数智时代下供应链管理与模式创新、海洋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交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孙明春表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是教育领域发起,由各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谱写的开放合作交响曲。六年来,参会各方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有力加强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孔峰说,当前,辽宁正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造东北亚对外开放合作枢纽地,强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辽宁持续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希望与会各方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辽宁对外合作的支撑作用,科学绘制产学研用合作路线,实现更加开放、更高质量的合作共赢,助力辽宁全面振兴,为各国发展创造福祉。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介...
2024.07.30 来源:中国科技日报 -
【人民日报】各地各高校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深聚焦)
浙江金华举办“人才夜市”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在了解岗位信息。时宽兵摄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中)为吉州窑非遗创业班学员授课。范小勇刘晨摄影报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高校持续强化促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鼓励青年学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广大青年学生志存高远、勇担使命,脚踏实地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校企校地在就业输送等方面深度合作“‘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3年前的开学第一课,钱学森、黄旭华等学长的爱国事迹为我如今择业埋下了种子。”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赵月琪说。组建重点行业实践团,开展丰富的就业实践;推出校企“共行计划”,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邀请企业骨干走进重点领域专场招聘会...
2024.07.28 来源:人民日报 -
【辽宁日报】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开幕
7月26日,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幕。本次会议以“创新赋能共话未来开放融合共促振兴”为主题,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智能化工与新能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学与生命健康、机器人与轨道交通电气、数智时代下供应链管理与模式创新、海洋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交流。据介绍,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是从教育领域发起,由各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谱写的开放合作交响曲,参会各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有力加强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近几年,我省持续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实施本研一体国际化培养方案,首倡推行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开发了富有特色的长短期交流项目,在与各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科研和日常交往中深化了“同窗情谊”。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指导,辽宁省教育厅、大连理工大学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等28个国家百所高...
2024.07.27 来源:辽宁日报客户端 -
【光明日报】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成功举行
“科学营之旅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而这富强的背后正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开拓,我深受震撼和鼓舞,我也要保持一颗探索科学的心,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7月27日,在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闭营仪式上,来自香港港九潮州公会中学的营员王君赫分享着参加科学营的感受。这也是180名来自全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营员们的共同心声,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对未来的向往,从大连理工大学分营毕业。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领悟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报国志向,同时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厚植沃土。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于7月23日正式开营,以“卓越发展,连理未来”为主题,学校精心设置了“集结•浪漫滨城”“遇见•初识连理”“名师•学在大工”“创新•放飞梦想”“实践•引领未来”“探秘•智慧...
2024.07.27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人民日报】刘长春,多希望你能看到!
92年前,有一位中国运动员出现在了奥运会开幕式上,牵动着许多中国人的心,而那时,他是奥运赛场上唯一一位中国运动员,他叫刘长春。
2024.07.26 来源:人民日报